|
“很感謝你們,我也不想與他上法庭,能快速解決這個事情我們很高興。”近日,拿著剛出爐的調解協議書,邵武市民小黃在市綜治中心訴調對接工作室如釋重負地說道。僅僅1小時,困擾他多年的5萬元前同事借款糾紛,在法院主導的訴前調解下圓滿解決。 “因為是同事,當時借了5萬元,拖了幾年不還,如今人都辭職了……”立案窗口前,小黃聲音低沉。前同事小江2023年以家用周轉為由陸續借款,承諾短期歸還,卻在辭職后音信杳然。催討無門的小黃只得將最后希望寄托于法律。 立案人員敏銳察覺此案事實清晰、爭議不大,立即引導進入訴前調解程序。案件迅速流轉至邵武市綜治中心法院訴調對接工作室,專業法官與調解員隨即介入。 調解室內,一方委屈滿腹:“他已拖了好幾年,辭職后更難找,我何時能拿回錢?”一方誠懇辯解:“我眼下實在困難,絕非惡意拖欠。” 法官直面癥結,向小江釋法:“法律明定,借款必須償還。拖欠不僅產生利息,若成‘老賴’,不僅會被限制高消費,更影響貸款,甚至子女升學考公也會受影響。”調解員則溫言疏導小黃:“他確有難處,但錢不能不還,分期支付可好?” 承辦法官以民法典為據闡明還款義務與違約后果,調解員以“互諒互讓”撫平焦慮。歷經1小時“背對背”溝通與“面對面”協商,僵局終于打破——雙方達成小江每月償還2000元直至清償的協議。法官當場完成司法確認,賦予協議強制執行力。 拿到調解書的小黃眉頭舒展,于是有了開頭的一幕。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