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楓橋驛站”里,民警引經據典,讓服刑人員在茶香氤氳間消弭矛盾;通過“預約談話信箱”,有效拓寬服刑人員尋求幫助渠道;鼓勵服刑人員撥打“親情電話”,搭建親情溝通互助平臺…… 近年來,閩江監獄深挖“以和為貴”的文化內涵,秉承“刑事司法末端、社會治理前端”的工作思路,堅持“小事不出監舍,大事不出監區”的核心理念,用心用情化解獄內矛盾糾紛、融化服刑人員與親屬間的堅冰。其中,閩江監獄九監區出監管區的相關工作成效尤為亮眼。 民警與服刑人員談話,化解矛盾(閩江監獄供圖) 楓橋驛站 茶香化干戈 “矛盾能在源頭化解的,就在源頭解決。”“生活瑣碎中易發生矛盾的,重點包夾管理。”“對于即將出獄且有矛盾心結的,民警要多予以引導……”經過民警一番討論,今年3月,閩江監獄九監區決定建立“監舍——管區——監區”三級矛盾化解機制,設立“楓橋驛站”矛盾調解室,由民警組成“紅色調解隊”,開展政策解析、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矛盾化解等活動。 “你不要把衣服曬在上面,我這都是干的衣服。”“干了就收起來,我還要晾呢!”今年4月,臨刑釋服刑人員張某和王某因為夜間晾曬衣物產生口角,進而發生爭執。民警發現情況后,將2人帶至“楓橋驛站”。 “楓橋驛站”茶香四溢,民警耐心傾聽雙方訴求,指出問題所在,并通過3分鐘冷靜、面對面交流、“一對一”談話等方式緩解雙方的情緒。“是我錯了,不應該占著位置不給他人晾衣服。”“我也有錯,不應該將濕的衣服晾在你衣服上面。”在民警的調解下,張某和王某握手言和。 “楓橋驛站”成立至今,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8起,實現“信息一屏掌握、預警一圖可現、處置一網協同”的良好局面。 預約談心 新生無負擔 作為監獄執法管理主體,民警只有牢牢把握主動權、打好提前量,才能確保監管安全持續穩定。為此,閩江監獄在每個監舍都設置“預約談話信箱”。“民警定期收集、逐級分類‘預約信件’,及時了解臨刑釋服刑人員的改造思想動態。”九監區監區長林玉興介紹道。 “我從沒想過犯錯了,還能和民警坐下來喝茶。”今年3月,臨刑釋服刑人員黃某因在原分監區改造違規,減刑受到影響,收押至九監區后情緒低落。當看見“預約談話信箱”時,黃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投遞了一封“滿腹疑惑”的信件。民警收到信件后,主動將黃某帶至“楓橋驛站”泡茶談心,通過耐心細致地解讀政策與分析事件,終于讓黃某解除心結、輕裝上陣、重獲新生。 林玉興表示,設立“預約談話信箱”,能有效拓寬服刑人員尋求幫助的渠道,民警一旦看見“預約信件”,會主動聯系服刑人員,在“楓橋驛站”泡茶解憂。截至目前,九監區矛盾化解率達91.5%,切實將矛盾化解向源頭預防延伸,達到“治未病”的良好效果。 親情電話 讓愛不缺位 “媽媽,我以前的確做錯了,現在已經改過自新,但一直不敢聯系家里,就怕你們還在埋怨我……”今年5月,在親情電話里,服刑人員鄭某終于向母親敞開心扉。“孩子,我們怎么會不愛你?最后一段時間,你也要好好改造,媽媽在家等你回來。”母親的叮囑令鄭某倍感溫暖。 鄭某是九監區新收押的臨刑釋服刑人員,因違法買賣銀行卡入獄服刑。臨刑釋前,鄭某十分迷茫,不知如何面對父母。“寫一封家書,再打一次親情電話!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民警教育引導鄭某寫下充滿懺悔的家書,并在一周后通過親情電話聯系母親說說心里話,走好刑釋前“最后一公里”。 據了解,九監區民警重視化解服刑人員家庭矛盾糾紛工作,通過鼓勵服刑人員撥打“親情電話”,暢通服刑人員與親屬“零距離”的情感交流渠道,并開展法治思維教育,提升服刑人員處置家庭糾紛的能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