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翔安監獄與民盟廈門市委會共建的“黃絲帶幫教”示范基地正式揭牌。這份承載著專業資源與社會溫情的合作,正是監獄以“資源鏈、認知鏈、就業鏈”三鏈融合破解改造難題的生動實踐。 織密社會“資源鏈” “黃絲帶幫教”示范基地的落地,是一場針對服刑人員改造需求的精準匹配——法律專家答疑解惑、心理老師疏解心結、文化志愿者開設書畫課,形成“一人一策”幫教工作機制。 而翔安區綜治中心(法學會基層聯絡點)的普法同樣務實,老師將民法典法律條文轉化為“家里的房子怎么分”“孩子的撫養費怎么算”等家常話,讓服刑人員聽得進、記得住。 重塑法治“認知鏈” 法治教育是服刑人員認罪悔罪、重塑價值觀的關鍵環節,翔安監獄在這一領域走出了一條“案例引導、情理交融”的特色之路。 “我沒拿到錢,為啥算犯罪?”5月下旬,因犯詐騙罪入獄、消極改造的服刑人員阿倫(化名)在普法課堂上提出困惑。授課老師結合案例分析罪名構成,講清法律條文,讓阿倫心結漸解。 6月,翔安法院法官進監開展“以案釋法”活動,圍繞民間借貸、減刑假釋等服刑人員高度關注的問題,解析法律邊界和后果,讓法治教育跳出條文宣講。 銜接產業“就業鏈” 翔安監獄將技能培訓與本土產業需求緊密結合,目前已與2家當地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為刑釋人員未來就業鋪路。同時,與2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順利洽談并達成合作意愿,將于下半年正式引入香囊制作、閩南貢香技藝等非遺代表性項目,為服刑人員開展培訓。 這些技藝不僅承載閩南文化,更是契合當地產業需求,為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后順利就業提供了更堅實、更廣闊的回歸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