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悠悠,歲月匆匆。莆田市城廂區綜治中心里有這樣三支隊伍,多年如一日堅守崗位,用專業與熱忱守護著轄區的和諧安寧。調解團隊化身“和事佬”、息事寧人的“滅火器”,將矛盾糾紛化解于萌芽狀態;心理咨詢團隊成為“心靈燈塔”,照亮居民內心的陰霾;部門協同團隊則似“聯動齒輪”,保障各類矛盾糾紛化解高效運轉,他們共同組成了城廂區綜治中心的“吉祥三寶”,接下來,讓我們走進他們的故事,領略別樣風采。 巧嘴調解團隊 在城廂區,調解團隊里余文煙的名字家喻戶曉。無論是家長里短的鄰里糾紛,還是錯綜復雜的勞資矛盾,只要他們出馬,總能找到切入點平衡點,讓雙方哭著進來,笑著出去,握手言和和好如初。在調解團隊老余的工作筆記里,記錄著數不清的調解案例和后續跟進情況,這是他們穿梭于轄區大街小巷、深入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們明白,每一次成功調解,都能為社區的和諧穩定增添一份保障。 那日,調解團隊接到消息,轄區內某老舊小區因停車位分配問題,業主之間矛盾激烈,甚至有業主準備采取過激行為。調解隊迅速趕往現場,剛到小區門口,就聽見爭吵聲此起彼伏。小區空地上,兩撥業主對峙著,吵得面紅耳赤,情緒激動。一方業主大聲嚷道:“這些停車位本來就是公共區域,憑什么你們先到就占了,我們回來晚的就沒地兒停?”另一方也不甘示弱:“我們每天早起晚歸,先占車位是為了方便,你們有意見找物業去。” 調解團隊組長老余立刻站出來,提高音量說道:“大家都別吵了!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咱們坐下來好好說。”待現場稍微安靜些,他又耐心地安撫道:“我理解大家停車難的困擾,咱們就是來解決問題的,都消消氣。”隨后,老余帶著隊員們分別與兩撥業主溝通,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在交流過程中,調解團隊的成員們發現,除了停車位分配不均,還有部分業主對物業的管理存在不滿。 掌握情況后,調解團隊組織業主代表、物業負責人進行協商會議。在會議上,老余從法律法規、小區實際情況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比如重新規劃停車位、制定公平的停車規則、加強物業對停車位的管理等。經過數小時的協商與討論,最終各方達成一致意見。看著業主們滿意的笑容,調解團隊成員們深知,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社區又恢復了往日的和諧。 暖心的咨詢團 在居民眼中,心理咨詢團隊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能驅散他們內心的焦慮與不安。如果說調解團隊解決的是“事”,那么心理咨詢團隊治愈的則是“心”。他們用專業的知識和溫暖的陪伴,幫助那些被情緒困擾的居民重拾生活信心。 曾有一位單親媽媽因長期壓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日趨極端,甚至多次動手。心理咨詢師小陳接手后,沒有急于說教,而是通過沙盤游戲、繪畫治療等方式,慢慢打開她的心結,三周后,當這位單親媽媽看到孩子畫的全家福時淚流滿面。這樣的轉變,源自心理咨詢團隊獨創的“三心”工作法:細心觀察、耐心傾聽、用心疏導。這位媽媽終于哽咽道:“原來我不是討厭孩子,而是討厭無能為力的自己……”如今,她加入了社區親子互助小組,性格也變得開朗許多。 “許多矛盾背后,其實是心理問題在作祟。”小陳說。為此,心理咨詢團隊不僅提供個案咨詢,還定期走進校園、入社區開展心理健康講座。他們的努力就像綿綿春雨,浸潤著每一位需要安撫的心靈。他們的預約本上寫滿了故事,而最好的回饋,是來訪者眼中重新亮起的光。 部門協同團隊 在區綜治中心,部門協同團隊猶如一臺精密儀器的“中樞神經”。將各個部門緊密連接在一起,保障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他們打破條塊分割,整合公安、法院、司法、民政等多方資源,確保問題“一站式”解決。 今年6月初,莆田市某鞋業有限公司已拖欠約90名員工超兩個月工資,涉及金額高達70多萬元,工人代表唐某情緒異常激動。協同團隊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召開協調會議,明確各部門職責和任務分工。司法局提供法律咨詢,勞動仲裁參與現場取證,派出所維持現場秩序,這場歷時14天的群體欠薪調解攻堅戰,工廠員工們千辛萬苦討工資,調解員們萬苦千辛幫著討工資,在區綜治中心負責人正確指導下,統籌多部門協同發力下,這場涉及多方利益的勞動糾紛終于迎來圓滿結局。同時,企業與品牌方的采購合同糾紛也得到妥善處理,為后續發展掃除障礙。 “單打獨斗力量有限,但攥指成拳就能無堅不摧。”團隊骨干小曾法官感慨道。如今,城廂區綜治中心已形成“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的聯動機制,年均處置各類事件近千起,群眾滿意度高達98%。 歲月如歌,初心如磐。城廂區綜治中心的調解團隊、心理咨詢團隊和部門協同團隊,始終堅守崗位,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他們如同和諧之花、希望之光、聯動之橋,這三支隊伍,恰似城廂區綜治中心的“吉祥三寶”,為城廂區的社會穩定與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成為轄區居民心中當之無愧的“吉祥三寶”。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