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綁匪”與“人質”竟是同一人 ——平和公安揭穿少年的“荒誕戲碼” “你家孩子在我們手里,準備好兩萬元贖金,不然他就沒命了!”7月16日傍晚6時許,平和縣一位老人的手機彈出這條觸目驚心的消息。孩子家人看到消息后頓時慌作一團,顧不上多想,立刻撥打了報警電話。 “我和我老婆今天出門沒帶手機,回家找了一圈也沒找著,估計是孩子拿去玩了。我試著用孩子爺爺的手機打過去,兩部手機都沒人接。”孩子父親報警時聲音發顫,“誰知道剛掛了電話,那條綁架的消息就跳出來了。” 平和縣公安局接警后,多部門迅速聯動,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就此展開。民警仔細梳理家長與對方的聊天記錄,諸多反常細節逐漸浮出水面:綁匪一邊反復催促轉賬,一邊對支付方式避而不談;更關鍵的是,對方微信聊天時語氣生硬、用詞稚嫩,完全沒有成年人應有的表達。這些疑點讓辦案民警心頭一緊:這通“綁架”消息,說不定另有隱情。 民警通過反復排查發現,男孩始終單獨出現,并沒有與他人接觸或被脅迫的跡象。結合聊天記錄的異常,經驗豐富的民警很快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場自導自演的鬧劇。 留在辦公室的民警順著聊天記錄的蛛絲馬跡深入調查的同時,另一波民警則在男孩家附近的街頭巷尾展開地毯式搜索,廢棄工廠的破窗、小區樓道的暗角,他們一個都沒放過。 次日凌晨零時許,民警在離男孩家200多米遠的木材廠角落,發現了蜷縮在桌角的男孩。當民警看清眼前這個緊攥著手機的身影,所有人都又氣又笑——所謂的“綁匪”與“人質”,竟是同一個人。 面對突然出現的民警,男孩先是愣住,隨即強裝出瑟瑟發抖的模樣。直到民警亮明身份,放緩語氣安撫,他才慢慢放下戒備。 “我就是想騙點錢玩游戲。”在派出所里,男孩的聲音越來越小。原來,孩子長期沉迷網絡游戲,對“氪金”充值帶來的快感難以自拔。事發當晚,父母外出工作沒隨身攜帶手機,他趁機偷拿手機溜出家門。受游戲劇情影響,他腦洞大開,一人分飾“人質”與“綁匪”兩角:先以“被綁架”為由制造恐慌,再切換成“綁匪”身份與家人“談判”,而索要的兩萬元“贖金”,竟全被他計劃用于游戲充值。 “我以為這樣既能充錢,又不會被發現自己偷拿手機。”男孩低著頭,手指絞著衣角。得知真相的父母又心疼又無奈,他們怎么也沒想到,孩子會把心思用在“演綁架”上。 “爸爸媽媽和爺爺都被嚇得魂不守舍,你就不怕他們氣出病來?”民警的批評教育里帶著關切,幫著男孩一步步厘清“游戲充值”與“現實責任”的邊界。看著孩子紅著眼眶認錯,父母終于松了口氣。經民警與家長深入溝通,當晚,男孩被父親接回了家。 這場由“熊孩子”自導自演的“綁架案”,不僅讓父母虛驚一場,也讓參與搜尋的民警徹夜奔忙。但正如辦案民警所說:“孩子雖然犯了錯,但接下來得引導他把精力放在正事上。這次經歷,或許能讓他明白,現實里的每一份責任,都比游戲里的虛擬快感更值得珍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