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清法院靈活運用“活封”“活扣”等執行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在“窯變”中感受司法溫情 在窯火不熄的陶瓷之鄉,每一件精美的瓷器都是匠人們心血的結晶,而承載這些匠心的小微企業,正是這片土地上最靈動的經濟細胞。當資金鏈斷裂、貨款拖欠等困境如寒霜般襲來,閩清法院執行局化身為“司法暖陽”,以剛柔并濟的執行智慧,讓陷入寒冬的陶瓷企業重燃發展希望。 “當時看著窯爐漸漸冷下去,我們的心也跟著涼透了……”回想起2022年的困境,閩清縣白樟某陶瓷企業負責人趙先生仍心有余悸。 這家擁有百年制瓷工藝的老廠,在2021年1月因買賣合同糾紛被某包裝公司訴至法院,經法院審理判決該陶瓷企業償還原告貨款160萬余元。可因下游經銷商拖欠300萬元貨款,陷入了資金鏈斷裂的絕境——原料斷供、工人工資停發,連祖傳的窯爐都面臨停工風險,更無法償還所欠貨款。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閩清法院執行局的執行法官沒有急于查封工廠設備。他們戴著防塵帽步入車間,目光所及之處,工人們正用布滿老繭的手精心繪制釉彩,指尖撫摸著等待燒制的素胚上細膩的紋路,深知這座廠子承載的不僅是實打實的經濟價值,更有著非遺技藝代代相傳的厚重分量。深思熟慮后,執行法官決定啟用“柔性執行”機制:一方面與申請執行人多次交流溝通,以“保住廠子才能持續還款”的核心要點爭取理解;另一方面協調行業協會,協助企業對接新的銷售渠道。2023年9月,企業與申請執行人達成“以貨抵債+分期還款”的和解協議。企業得以用積壓的瓷器抵償部分債務,并獲得了6個月的債務緩沖期。 2024年4月,該陶瓷廠的窯爐再次升騰起裊裊青煙,趙先生激動地說:“法院給我們留的這口氣,不僅保住了廠子,更沒讓老祖宗的手藝斷在我們手里!” 從“瀕臨熄火”到“窯火重燃”,從“舉步維艱”到“破繭重生”,閩清法院執行局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用司法溫度與執行力度,守護著陶瓷企業的匠心傳承與創業夢想。在涉企執行工作中,法院充分考慮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和發展需求,避免因過度執行導致企業陷入困境。對于一些暫時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對企業財產不采取物理查封,允許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中合理使用,保持資產流動性。在凍結企業賬戶時,預留必要的資金用于工資發放、繳納稅費等基本運營開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