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張看似普通的“中獎”刮刮卡,如何成為掏空受害人50萬元的“魚餌”?原來,這背后是一條完整的詐騙犯罪鏈條。近日,龍巖市新羅區檢察院辦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2024年3月,郭某收到一個陌生快遞,打開后發現是一張“刮刮卡”,刮開后顯示“中獎10元”,但是需掃碼添加微信領取獎金。隨即,郭某掃碼添加了黎某某的微信,順利領到小額紅包后,對方以“做任務領取更多紅包”為誘餌,誘導其完成了幾次簡單任務。隨后,郭某被引導下載一款虛假刷單App。該App“客服”聲稱:等級越高,傭金越多!但想升級提現,需要先墊資充值。在“領回本金+高額傭金”的誘惑下,郭某一步步加大投入,累計轉賬50萬余元,最終血本無歸。 經查,2023年9月起,祁某某便在朋友圈發布“高價租用微信號”的廣告。2024年2月,黎某某在瀏覽了祁某某的廣告后,受高價利誘將其微信號出租給祁某某。隨后,祁某某將該微信號提供給上游詐騙人員。2024年3月的一天,該微信號被上游詐騙人員用于與郭某聊天,直接導致郭某被騙50萬余元,其中15萬元于同日轉入暢某某銀行卡。暢某某在明知轉入資金是違法犯罪所得的情況下,仍提供自己的多張銀行卡供他人轉賬,并協助進行刷臉驗證等操作。 在辦案過程中,龍巖市新羅區檢察院精準厘清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鏈條,依據各被告人的地位和作用分層處理,對長期協助詐騙、出租微信賬號、提供銀行賬戶幫助轉移資金的,分別以涉嫌詐騙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以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對被告人祁某某、黎某某、暢某某提起公訴。近日,新羅區人民法院分別判處上述被告人有期徒刑4年至10個月不等的刑罰,并處罰金4萬元至5000元不等,實現全鏈條全覆蓋打擊,有力維護了社會安全。 檢察官提醒: 不論是來源不明的“刮刮卡”還是刷單陷阱,都是犯罪分子實施的詐騙手段。大家要提高警惕,切勿隨意掃碼添加他人微信、進行轉賬操作,警惕App詐騙陷阱,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切莫貪小便宜吃大虧。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