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近日,福州市公安局洪山派出所民警在轄區某銀行苦口婆心地勸說一名執意要給“律師”轉賬的老人,最終為老人守住了“錢袋子”。 8月4日下午,洪山派出所接到某銀行工作人員報警,稱一名老太太在柜臺前興高采烈地與陌生人視頻通話,執意要轉賬2000元給對方作為“手續費”,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接警后,民警火速趕往現場。經了解,這名78歲的劉阿姨平日喜歡在家刷手機、點贊視頻,久而久之誤以為自己成了“大網紅”。當天,一名自稱“律師”的人通過企業微信直接聯系劉阿姨,告知她在某平臺上積累“高達數百萬元收益”未提現,還聲稱可以通過訴訟幫她把錢要回,但要劉阿姨先交納2000元“訴訟費”。劉阿姨信以為真,立刻趕到附近銀行準備轉賬。 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隨即耐心剖析騙局漏洞,然而劉阿姨不但未醒悟,反而向民警提出可以給“律師”一張沒有存款的銀行卡,讓對方先把“幾百萬收益”打來。她以為這樣既能“驗證”對方誠意,自己又沒有損失。 民警聞言立即制止,語氣嚴肅:“阿姨,對方是底細不明的陌生人,您想想,怎么會有人上趕著給您送錢?”“阿姨,就算卡里沒錢,也很危險!一旦騙子掌握了您的個人信息,再誘騙您提供短信驗證碼,您名下所有銀行卡的錢都可能被轉走!”銀行工作人員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此時,聞訊趕到某銀行的劉阿姨女兒也加入了勸說隊伍。在民警、銀行工作人員和女兒的輪番勸說與耐心解釋下,劉阿姨終于如夢初醒,放棄了轉賬念頭。目前,警方正對該案進一步深挖調查中。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