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鑄盾護舌尖 公益織網惠民生 ——南平市延平區檢察院全力守護食品安全 隨著夜幕降臨,暑氣褪去,南平市延平區四鶴步行街人頭攢動,烤架上的肉串嗞嗞作響、網紅麻糍入口香甜軟糯、手打的牛肉丸勁道十足,外賣小哥來回奔波送餐,空氣中飄散著美味余香……在這份舌尖上的享受背后,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關系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來,南平市延平區檢察院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安全問題,以行政公益訴訟為抓手,開展食品安全專項監督行動,針對外賣行業、養老機構、食品加工經營及新興的美食博主探店等領域存在的安全隱患精準發力,通過制發相關建議、推動多部門聯動治理等方式,織密食品安全“防護網”,用法治力量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暗查”外賣員 “手機點一點,美食送上門”,外賣已成為群眾日常就餐的重要選擇,但部分商家的違法違規行為讓便捷背后藏著隱憂。 今年1月,延平區檢察院聯合延平區人社局,通過運用大數據監督模型,發現外賣騎手未持有效健康證明仍從事外賣配送服務線索10余條。檢察官表示:“雖然外賣騎手可能不直接制作食物,但在送餐過程中會接觸到食物包裝、外賣箱等可能與食物間接接觸的物品,隱藏著諸多食品安全隱患。” 根據查實的情況,該院依法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對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問題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就此,延平區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外賣平臺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對轄區內5家外賣平臺騎手健康檔案開展全面摸排檢查。截至目前,已有37名外賣騎手依法辦理了有效健康證明。 “作為商家和顧客之間的橋梁,外賣騎手辦理的健康證明,不僅是確定從業人員有沒有不宜從業的傳染病,更是關乎老百姓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消費者李女士說道。 凈化“長者餐” 當前老齡化加速背景下,養老機構作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重要場所,其食品安全備受社會關注。食堂飯菜干不干凈?后廚規不規范?這既是老人們及其子女的牽掛,也是近年來延平區檢察院的監督重點。 去年7月,該院對轄區內近30家養老機構、長者食堂開展“全覆蓋”調查核實,發現部分養老機構食堂、長者食堂存在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未持有效健康證明、食堂未按規定對每餐次食品留樣、餐廚操作間衛生臟亂、未使用餐具消毒設備等情形。 “我們依據相關規定,向職能部門制發了檢察建議書,建議其全面履行食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職責,對養老院、長者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督促整改,并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以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及消費者食品安全知識和意識。”檢察官說道。 老年人免疫力較弱,食品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經相關職能部門督促后,目前,延平區域內的養老機構經營者均已對存在的隱患進行整改,達到從業人員100%持證上崗。 現如今,新鮮與安心早已成為養老機構食堂的“標配”,老人們品嘗著剛出鍋的飯菜,頻頻點頭:“食材干凈,做得好吃,讓我們老人家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斬斷“黑鏈條” “食品生產經營是食品安全的‘源頭’,從工廠到餐桌,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格把關,督促到位,才能確保食品從‘第一公里’開始就符合安全標準。”延平區檢察院檢察官說。 近年來,該院持續開展食品安全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專項行動,發現轄區內近100戶的食品經營單位在加工、經營食品過程中存在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隱患。 “對于發現的問題,我們依據相關規定,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了檢察建議書,建議其全面履行職責整改相關隱患,并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以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及消費者食品安全知識和意識。”據檢察官介紹,職能部門聯合各鄉鎮開展檢查,并圍繞網絡銷售食品隱患整治,探索性地使用《提示函》督促食品經營者規范經營行為,以便消費者維權。目前,經職能部門督促后,食品經營者均已對隱患進行整改。 此外,延平區檢察院還持續開展食品安全保護專項監督,以圓桌會議、訴前磋商、檢察建議等方式推動職能部門形成合力,整治食品安全隱患。2021年以來,共辦理食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51件,督促職能部門履職整改食品安全隱患10余類120余處,真正守好食品安全的“入口關”。 規范“網紅店” 隨著近年來美食博主探店視頻的流行,部分“網紅店鋪”背后存在通過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問題,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去年8月,延平的劉女士在看到一條探店視頻后,滿懷欣喜地來到該“網紅店”用餐。然而,在實際體驗后,劉女士失望而歸。在她的描述中,這家店不僅與視頻宣傳不符,衛生條件也令人擔憂。幾乎同一時間,延平區檢察院也在履職中發現,轄區多名“美食博主”發布短視頻或開播探店時存在不規范情形。 “多個探店視頻發布者以‘體驗’形式分享評價多家餐飲店鋪的食品口味、服務水平,并添加了相關團購鏈接。”檢察官解釋說,這些具有廣告屬性的視頻,未明確標明“廣告”字樣,容易使消費者產生混淆。同時,一些博主還與部分商家勾結,為無資質、衛生差的店鋪“刷好評”,存在食品衛生安全隱患。 對此,延平區檢察院依法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職能部門依法履職,糾正探店視頻發布者違法行為以及整改餐飲經營者的食品安全隱患。此外,該院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邀請轄區30余名頭部主播參加市、區兩級市場監督局互聯網廣告合規座談會,達到“辦理一案、規范一片”的目的。 “食品安全無小事,守護不停步。我們將持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行政公益訴訟為抓手,推動形成‘行政機關+社會公眾’的共治格局,用法治力量守護好‘餐桌安全’。”延平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