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悠長夏日。 恍惚間跌回幼年的暑期,鄉下的時光總裹著一層清潤的涼。那是井水里鎮著的西瓜,一刀切下去,咔嚓脆響;那是母親做的楊梅冰棍,木簽子上凝著細密的水珠,化在指尖柔絲絲的;那是奶奶搖著棕櫚扇,風里飄著扇骨的竹篾香,一下下拍在我的額頭上。最特別的,是水稻田里漫出來的禾花香,混著泥土的腥氣與水汽,淡淡的,輕輕扎進記憶最軟的地方。它從村口老樟樹的濃蔭里飄過來,沾在操場滑梯的銹跡上,落在晾衣繩上連衣裙的碎花褶皺里,連我藏在田埂邊的玻璃罐,也悄悄盛了半罐。 那時總愛跟著干活的爺爺和父親去田埂上玩耍。眼見著水稻苗從寸許嫩芽躥到了齊腰高,他們便要和伯叔們一起“趕禾花”了。其中兩人各牽著粗麻繩的一頭,在稻田對角站成平行線,隨著一聲吆喝,兩人便攥著繩往身前走,就像在進行一場盛大的拔河。麻繩掠過稻穗時,會掀起一道弧形的綠浪,緊接著就有金粉似的東西簌簌往下落。爺爺說:“高些的是父本,矮些的是母本,父本的花粉得趕在時辰里落在母本上,不然稻子就結不飽滿了。”父親在一旁接話,故意揚著嗓子喊道:“那今年的新米,怕是不夠我們家小饞貓啃啦。”我蹲在田埂上細細端詳那些粉末,嫩黃嫩黃的,像書本上畫的碎金子一樣。 最盼他們歇腳的時刻。母親和伯嬸們拎著滿竹籃的點心來了,搪瓷碗盆碰出叮叮當當的響聲來,混著她們的說笑聲漫過稻田和山崗。爺爺剛解開繩子,我就搶著去卷,繩上的禾花粉蹭在手心,癢癢的,湊到鼻尖一聞,滿是被太陽曬暖的香氣。有次我偷偷學他們拉繩頭,腳一滑摔進淺水里,爬起來時渾身是泥,卻舉著沾滿花粉的手喊:“我也會趕禾花啦!”滿田埂的笑聲驚飛了稻叢里的鳥蟲,撲棱棱掠過稻穗,又帶起一陣細碎的花雨。 太陽爬到樹的梢頭,母本的花就慢慢合上了。爺爺說:“禾花最守時,晨開午閉,趕花就得趕這時辰。”我們坐在老樟樹下,看他用草繩捆好粗麻繩,繩上的花粉被風一吹,又悠悠飄回田里。“這是花粉認家呢。”他笑著說,指腹摩挲著繩子的毛刺。我啃著米糕看著那些稻穗,高的矮的挨得密密匝匝,風過時一起點頭搖擺,像爺爺牽著我走在田埂上,一步一晃都透著安穩。 后來離開了鄉村,那樣的場景便成了舊影。問起堂弟,他說現在都用機器授粉了,省時省力。我卻忽然想起那根粗麻繩,想起爺爺卷繩時手上的老繭,想起幼時摔進泥里時,鼻尖縈繞的、混著禾花的清甜。 原來有些香氣會永久存儲在記憶盤里,就像那些落在母本上的花粉,在歲月里悄悄扎根,長出一片永不褪色的稻田,風一吹,禾花的香便漫過時光,漫過城市的鋼筋水泥,輕輕飄落在心上,陪我度過每一個漫長的盛夏。 (元光美 作者單位:光澤縣委政法委)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