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墻內的盛夏之約 ——武夷山監獄開啟“蟬鳴盛夏 心語歸家”親情幫教活動 蟬鳴織就盛夏的序曲,親情搭建心與心的橋梁。為深化服刑人員教育改造工作,武夷山監獄以“親情”為重要抓手,創新教育改造思路,分七批在監內教育矯正中心朱子學堂開展“蟬鳴盛夏 心語歸家”主題的親情幫教活動。日前,首批活動順利舉行,第一監區17名服刑人員與42名家屬在高墻內相聚,讓思念落地、讓悔改生根,為監獄教育改造工作注入脈脈溫情與強勁動能。 一道橋,連起內外牽掛 7月22日,上午9時,活動正式開始?!袄锩娴纳钤趺礃??人有沒有瘦了?”等待會見的間隙,幾位家屬低聲交流著擔憂。 “請各位家屬放心,監獄始終堅持‘懲罰與改造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的方針,在嚴格管理的同時,更注重人文關懷。”面對家屬的擔憂與忐忑,一監區副監區長余閩向家屬全面介紹監獄在服刑人員管理、教育改造、習藝勞動等方面的工作舉措,以及服刑人員在改造中的具體表現,讓家屬對親人的近況有了清晰了解。 隨后,服刑人員家屬在民警引導下有序進入監區。民警化身“講解員”,沿途介紹監獄的改造理念、管理模式及近年來取得的成效,幫助家屬消除對監獄的陌生感與顧慮。 同時,監區民警提前備好水果、飲料、蛋糕等食品,讓服刑人員與家屬在輕松的氛圍中緩解緊張情緒。 “這不僅是一次會見,更是監獄人文關懷的體現,是親情力量的傳遞,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教育改造科科長彭恭勇的一席話道出了活動的深意。 一雙手,喚醒改造初心 活動現場,服刑人員與家屬按指定位置就座。久別重逢的親人相視無言,淚水早已浸濕眼眶。隨著交流深入,緊張感逐漸消散:有的傾訴思念,有的相擁啜泣,家屬聊著家中瑣事,服刑人員匯報改造進展,一幕幕溫馨畫面在現場上演。 服刑人員傅某見到遠道而來的體弱母親,母子雙手緊握的瞬間,思念與悔恨交織的淚水奪眶而出,浪子在親情面前卸下防備,回歸最本真的“兒子”角色。 “家里一切都好,孩子聽話,你放心?!狈倘藛T黃某的妻子輕聲安慰,隨后,又關切地詢問他的身體與改造情況。“我一定遵守監規,好好改造,早日回家!”黃某哽咽著表態。簡單的對話中,既有家屬的牽掛,更有服刑人員的悔改決心。 “爸爸現在表現很好,常受警官表揚。你們要好好學習,幫媽媽分擔家務?!狈倘藛T胡某緊握著一雙兒女的手,分享著改造成果?!跋麓我娔阋鼌柡Γ 焙⒆又赡鄣幕貞蔀楹撤e極改造的動力。 服刑人員張某向妻子細數改造中的進步,言語間滿是對未來的期盼。親情的呼喚讓服刑人員重新審視自我,從“被動改造”轉向“主動贖罪”,堅定了回歸家庭、回報社會的信念。 活動接近尾聲,民警組織多個家庭在“蟬鳴盛夏 心語歸家”主題屏幕前合影。簡單的合影定格了此刻的溫暖,也成為服刑人員心中“好好改造、早日團聚”的精神航標。 一份情,筑牢新生根基 離別時分,細雨淅瀝,仿佛為這場相聚增添了幾分不舍。 “謝謝你們給我們這樣的機會,看到他真的在變好,我們就放心了?!奔覍賯兗娂娤蛎窬磉_謝意,感謝監獄為服刑人員提供良好的改造環境。 這場歷時一個半小時的活動,看似短暫,但親情的力量已在服刑人員心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 高墻之內,蟬鳴依舊;新生之路,溫情相伴。這場盛夏的親情之約,不僅是一次教育改造的創新實踐,更彰顯了監獄以情化人、以文化人的治理溫度。此次親情幫教活動是武夷山監獄探索“親情+感恩”教育模式的生動實踐。 下一步,武夷山監獄將持續推進后續六批活動,將人文關懷融入教育改造全過程,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推動服刑人員教育改造工作再上新臺階,助力更多服刑人員早日回歸社會、成為合格公民。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