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近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同安區人民法院聯合翔安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翔安支公司等,在大帽山農場舉辦“守護古樹名木 共筑綠色屏障”活動,創新性將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損失賠償金用于購買古樹名木保險。 此前,在同安法院審理的被告人黃某某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一案中,黃某某自愿繳納森林生態系統服務損失賠償金,并同意將該款項用于保護、修復森林生態系統的公益性措施。 為用好這筆賠償金,同安法院法官聯合該案的生態技術調查官走訪案發地大帽山農場,詳細了解大帽山的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及現實需求。經調研發現,大帽山農場共有38株古樹名木,具有較大的生態和歷史文化價值。但是這些古樹名木普遍樹齡較高,遇到極端天氣、意外事故時,容易造成傾斜、折斷等損害。針對這一痛點,同安法院提出建立“古樹名木+保險”模式,將賠償金用于為古樹名木購買商業保險,以市場化方式提升古樹名木應對各類風險的抵御能力。 活動中,大帽山農場與人保財險翔安支公司簽訂了《廈門市大帽山古樹名木商業保險協議》。根據協議,當發生自然災害造成樹木無法正常生長情況的,由保險公司按照約定進行賠償,助力古樹名木搶救、修復。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