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等待觀望”到“即時溝通” ——漳平市人民法院“村居法官工作群”高效化解基層矛盾糾紛 “自從有了村居法官工作群,不僅工作開展更便利高效了,還讓我們這些村干部意識到學習法律的重要性。”今年以來,漳平市人民法院探索建立“村居法官工作群”,實現從“面對面”到“屏對屏”的轉變,讓村干部的“土經驗”與法官的“專業法”相結合,快速高效化解基層矛盾糾紛。 從“等著法官來”到“隨時找法官” “村居法官工作群建立前,我們處理糾紛時想找法官‘討主意’,只能看時間、等機會。就算和法官通了電話,也很難描述清楚現場的情況。自從有了這個群,我們不僅可以和法官即時溝通,還可以通過拍照片、錄視頻的方式還原現場?!闭钠叫聵蜴偰炒逦瘯崟洷硎?。 今年3月,新橋鎮某村的幾名農戶因耕地機作業損壞農田起了糾紛。鄭書記趕到現場時,雙方吵得不可開交,幾番調解都未能解決問題。突然想到法院最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鄭書記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將錄制的現場情況發到了群里,并附上詳細的過程描述。幾分鐘后,法官就回復了解決方案,厘清各方責任,還配有類似案例。鄭書記照著法官的思路開展調解,不到2個小時就解決了糾紛。 這種“屏對屏”的工作方式不僅提高了答疑解惑的效率,還成為村干部的“移動普法站”。漳平法院在公眾號開設“村居法官說案例”“和萬家”“調解有漳”普法欄目,定期將普法案例推送至微信群。村干部一邊學習、一邊咨詢,漸漸地,他們也成了“法律明白人”。 從“各管一段”到“接力配合” “基層矛盾往往情法交織,如果只靠村干部的人情調解或法官的法理分析,調解效果可能會打折扣。村居法官工作群的建立,讓我們實現了‘無縫接力’——村干部熟民情、知家底,負責摸清矛盾的來龍去脈;法官懂法律、明程序,負責給出解決方案?!贝寰臃ü訇惙ü俳榻B。 2024年年初,黃某因生產需要向陳某租賃農地,后雙方產生糾紛。經當地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黃某同意恢復承包農地,但事后黃某并未付諸行動。無奈之下,陳某向法院起訴黃某。法院經審理,判決黃某恢復農地地貌。然而判決生效后,黃某仍拒不履行。今年年初,陳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陳法官調查后發現,該案涉農地雜草叢生,無法判斷是否已平整,案件陷入僵局。為妥善化解糾紛,陳法官在微信群聯系村干部召集雙方當事人前往現場進行調解。陳法官從土地現存狀態、恢復農地原貌程度、土地政策等方面入手,進行釋法說理;村干部則從睦鄰友好的村規民約入手,開展思想疏導。最終,黃某同意一次性補償陳某2700元,糾紛得以化解。 “屏對屏”的溝通方式不僅方便村干部“問計”,還縮短了法官請“外援”的時間,避免將小糾紛拖成大矛盾。 從“事后補救”到“事前預防” “我們建這個微信群的初衷,不止在于解決問題,更在于預防問題?!标惙ü俦硎尽?/p> 今年6月,漳平市永福鎮某村計劃流轉土地建產業園,簽訂合同前,該村村干部在群里尋求村居法官的幫助:“您看這合同條款,村民的利益有沒有保障?違約責任寫清楚了嗎?”接到求助后,村居法官幫忙補充了必要條款,并講解補充條款的作用。6月18日,該村村民在合同上簽字?!昂贤欠ü倏催^的,不會吃虧,放心!”村干部的話,讓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這種“事前問法”的習慣,正在改變基層治理的邏輯。如今,開展集體活動之前,村干部都會事先在群里請法官把關法律方面的問題,從源頭上預防矛盾糾紛的產生。 村居法官工作群的“村法”聯動,將司法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的最前沿。當村干部的“土經驗”遇上法官的“法專業”,當“即時溝通”替代“等待觀望”,基層矛盾化解便開啟了“加速度”。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