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石板路蜿蜒穿過祈福閣、張家院子等明清建筑群,飛檐斗拱下光影流轉間,武平縣中山鎮百家大院宛如一幅活態的千年畫卷。作為福建省重點文旅項目、海峽兩岸同胞尋根問祖的精神家園,這座以“百家姓文化”為脈的“可居住的博物館”,正因武平縣公安局的守護而愈發安寧。 近年來,武平縣公安局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預防警務”戰略為引領,探索成立百家大院警務室,通過“科技+人力”、多元調解、宣防并舉等舉措,讓景區安全與旅游品質雙向提升,每一位游客的腳步踏得愈發扎實、安心。 百家大院的明清古建筑多為木結構,“防火、防盜、防損壞”是安全守護的核心課題。為此,警務室聯合景區構建起全方位智能化安防體系:324路公共視頻織就無死角“天網”、1080個智能煙感如靈敏嗅覺捕捉異常煙氣、31組多維雷達布下隱形防線自動觸發提醒、35個應急按鈕實現全域安全快速響應。 今年3月,景區內的李家院子智能煙感突發“疑似高溫點”報警,值班民警攜消防設備1分鐘內抵達現場,及時撲滅游客亂扔的未熄滅煙頭引燃的垃圾桶火情。“幸好反應快,不然這百年院子就危險了。”景區管理員至今心有余悸。 此外,警務室劃定3條網格化巡邏路線,民警聯合景區保安每日沿線檢查消防通道、文物展柜。“科技+人力” 的雙重守護,讓百家大院實現“零火災、零盜竊、零損壞”的安防佳績。 “這本是出來散心的,差點因為一個車位鬧得不愉快。”5月2日,來自外地的游客張先生與陳女士在景區停車場因車位發生爭執,巡邏民警聞訊趕到后,以“情”為橋、以“理”為尺,耐心調解讓雙方握手言和。 警務室依托當地“百姓鎮”文化根脈,以中山“百姓鎮”姓氏家訓中“和、謙、恕”理念為引,積極聯合鎮司法所、景區法律顧問組建“調解小分隊”,將傳統美德融入矛盾化解。數據顯示,自警務室運行以來,游客糾紛調解率達100%,真正實現“小事不出院、矛盾不上交”。 “‘墊付資金做任務’都是騙局,大家千萬別信!”5月31日,景區入口“反詐流動站”前,民警正結合典型案例講解反詐知識。針對游客流動性強的特點,警務室在大門入口、熱門打卡點等區域常態化設點,將游客“碎片化時間”轉化為安全宣傳“黃金窗口”。 更具特色的是“沉浸式安全教育”:反詐知識、“五防”要點融入游覽路線,景區電子屏滾動播放《平安三字經》,讓游客在感受文化魅力時筑牢防范意識。“看風景還能學安全知識,這趟值了。”江西贛州游客李女士的點贊道出心聲。 安全宣傳之外,警務室始終把游客“小事”當“大事”。7月3日,游客張阿婆的孫子在李家院子走失,民警一邊安撫老人,一邊通過公共視頻查找,5分鐘內即在祈福閣找到孩子;7月12日,禮樂樓國風婚禮展演現場,民警手持警用喇叭反復提醒“注意臺階”“看護孩童”,全力維護秩序;幫找丟失證件、為中暑游客遞藿香正氣水、用便民設備為手機充電……這些暖心場景在警務室日常中頻頻上演。 景區開園至今,百家大院接待游客超40萬人次,99.2%的滿意率背后,是民警用腳步丈量出的平安軌跡。 青磚灰瓦記得深夜巡邏的身影,飛檐斗拱見證矛盾化解的耐心,往來游客珍藏著細節里的溫暖。武平縣公安局百家大院警務室如同一顆鉚釘,牢牢守護著景區的脈絡,讓千年文脈在平安中流淌,讓兩岸情誼在放心安心舒心中延續。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