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完快遞的箱子,隨手就能變現,真好!”近日,家住福清市宏路街道璀璨濱江小區居民陳阿姨手機收到可回收物“變現”的收益時,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家里閑置的舊衣服、平日積攢下的廢紙板、快遞盒、塑料瓶等,你會怎么處理?如今,在福清市宏路街道璀璨濱江小區,居民有了一個新選擇。 隨著垃圾分類治理的推進,如何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打通回收的“最后一公里”成了重中之重。近日,宏路街道在璀璨濱江小區創新推出創新環保舉措,設立規范化“可回收物有償回收點”,讓有價值的可回收物“變現”。同時,開展“無廢社區”廢舊物品交換日活動,讓舊物經過交換得以“新生”,以垃圾分類激活社區治理內生動力。 當天活動中,智能垃圾回收箱在小區亮相。現場,居民徐先生通過微信小程序掃一掃,把疊好的快遞包裝紙殼、舊報紙、舊衣服先后分門別類投遞進箱體后,經系統智能稱重、計費、核實,屏幕上跳出收益,居民可實時收益提現。 “我們只需掃描回收箱上的二維碼,便可在家門口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可回收垃圾有償服務,省時又省力的同時,還告別了‘囤垃圾’的不便。”不少小區居民對此點贊。 據介紹,新設立的回收點以“聚廢為寶”為核心理念,引入“有償回收”機制,顯著提升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站點明確標示可投遞的“紙類、金屬、塑料、織物”等品類,并通過小程序提供更詳細指引,確保回收精準高效。 在管理上,回收點體現“嚴”字當頭,明確禁止投遞液體油漆等污染物及玻璃制品(如酒瓶),并警示“違規投遞將扣除本類收益”,引導居民養成清潔、規范投放習慣,從源頭上保障可回收物品質,助力后端高效資源化。 當天同步舉行的“廢舊物品交換日”活動,則為閑置物品搭建了流轉平臺。居民們踴躍拿出家中舊物,在交換中踐行綠色低碳理念。 “我這把舊風扇用了兩年,功能都好,剛換了個電煮鍋,回家就能用!”居民王先生舉著剛換來的物品,與鄰居分享喜悅。這一活動不僅有效延長物品使用壽命、減少垃圾產生,更在社區里營造出鄰里互助、共享環保成果的溫馨氛圍,成為“無廢社區”建設的生動實踐。 “我們以有償回收激活垃圾分類‘源頭活水’,用舊物交換搭建資源循環‘共享橋梁’,通過雙管齊下推動垃圾分類精細化與資源循環利用。”宏路街道二級主任科員林文彬表示,這一創新實踐為福清市“無廢小區”建設注入強勁動能,也提供了可借鑒的社區樣本。隨著規范分類逐漸成為居民習慣、閑置資源不斷重煥新生,“無廢”愿景正悄然融入社區日常煙火,以垃圾分類“精工筆”繪就社區治理新圖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