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解開矛盾的線頭 ——漳州市薌城區南坑街道綜治中心基層“巧”治理實錄 漳州市薌城區南坑街道的晨霧里,飄散著13萬人熱鬧的煙火氣;嶄新樓盤與老舊鄉社隔街相望,商鋪的吆喝聲混著村口的閑聊聲……在這般熱鬧的地方,治理向來是道難題。 在南坑街道綜治中心,有限人手擰出了巧勁,治安研判、民生處置、矛盾調解,一件件工作透著章法。以“平安漳州e家”平臺為端口,突出重點深入排查調解各種矛盾糾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糾紛不上交”。 “人少從不是難題,巧勁才是‘金鑰匙’。”負責人翻著臺賬笑出聲。在這里,街道網格管理“綜合指揮調度平臺”被用得靈活高效,多方聯動破解問題時更能找準巧勁兒。 今年上半年,這里的252起糾紛消弭于萌芽,607件“96111漳州矛盾糾紛調解服務熱線(以下簡稱96111矛調熱線)”工單落地有聲,1014條“12345熱線”訴求全響應,辦結群眾事件滿意率達98%。 “巧”聚合力解糾紛 南坑街道益民路不足200米長的街巷間,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管所、治安巡邏隊、城管執法中隊緊密相鄰,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政法一條街”。 “要辦事,來這兒就對了。”群眾提起這條街總愛這么說。從前得跑幾個部門的麻煩,如今在這兒成了“進一扇門、找對人”的“小事”。各部門職能像齒輪般咬合,“多頭跑”的困擾化作“一站式”解決的便利,單一部門人手不足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今年6月,小區居民李某和黃某持續兩年的矛盾,被這條街的聯動力量化解。 李某常和朋友在家小聚,夜深時動靜大了些;樓下的黃某被吵得寢食難安,爭執漸深后搬了家,甚至搬來震樓器“反擊”,整棟樓的安寧被徹底打破。 矛盾化解轉機始于“96111矛調熱線”。南坑街道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接起電話,向訴求人詳細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這不是簡單的鄰里摩擦,是雙方在較勁。”工作人員邊記錄邊分析,隨即啟動聯動調解機制——聯系司法所調解員、社區民警調取近期相關記錄,并一同參與勸解。 次日上午,在綜治中心調解室,李某和黃某面對面坐著。桌上攤開綜治中心整理的矛盾記錄,調解員將兩年來的爭執脈絡細細理清;社區民警翻閱治安管理處罰法,逐條說明噪音擾民的界定標準;司法調解員拍著兩人肩膀勸道:“遠親不如近鄰,抬頭不見低頭見,各退一步才是解法……” 話越說越透,心也越靠越近。李某撓了撓頭:“以前真沒當回事,后來想道歉又抹不開面子……”黃某也漸漸想通了道理:“裝震樓器這玩意兒是我糊涂,自己聽著嗡嗡聲也鬧心。”最終,兩人在調解協議上簽了字:李某保證調整作息、控制聚會音量;黃某當場聯系拆除震樓器,這場持續兩年的糾紛就此了結。 在這“司法一條街”,家長里短的煩心事、鄰里之間的堵心事,都被一點點捋順、一件件化解。南坑街道綜治中心就像一根線,串起各部門資源與力量,讓調解的“巧勁”更精準、更高效。對居民來說,這里是最靠譜的“解憂地”——有問題來這兒,準能找到說理的地方。 “巧”施良策破積案 南坑街道綜治中心筑牢矛盾糾紛化解“第一道防線”,織密排查網絡,創新攻堅機制,讓許多“陳年疙瘩”在基層一線迎刃而解。今年春天,一起跨越十余載的房屋租賃糾紛成功化解,正是這道防線發力的生動注腳。 2002年,季先生在薌城區東岳新村出租一間柴草間給吳某,雙方約定“單位收回房屋時租賃終止”。2014年,季先生正式發文收回該柴草間,承租人吳某卻已離世,其子吳某某以各種理由拒絕騰退。此后十余年,季先生數次上門溝通無果,最終撥通“96111矛調熱線”尋求幫助。 今年1月,南坑街道綜治中心接到派單,即刻啟動矛盾化解程序。調解員帶著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走訪,很快找出破題關鍵——雙方合同中“單位收回后權益歸屬”的條款表述模糊,而吳某某既拿不出新的權屬證明,還拖欠著2014年至今的租金。 “法律層面看,原合同已失去履行基礎;情理層面講,占著別人的房子十多年不還,于情于理都站不住腳。”調解現場,調解員直擊要害的話語,讓原本劍拔弩張的氛圍漸漸松動。 為徹底解開雙方心結,調解團隊不滿足于紙面核實,多次往返社區調解室和柴草間。在了解季先生訴求的同時,調解員也耐心聽吳某某倒苦水,引導他換位思考。 “季先生上了年紀,就盼著收回房子安度晚年。”調解員的話樸實有力。在調解員一輪輪釋法說理中,原本振振有詞的吳某某也慢慢服了軟,雙方的調解脈絡逐漸清晰。 這場歷時十多載的積案迎來轉機:吳某某同意在限期內騰退柴草間,并以租金減半、分期支付的方式結清2014年以來的欠租。當調解協議遞到手里時,季先生攥著調解員的手連聲道謝:“沒想到拖了這么久的事,街道這么上心就解決了。” “處理陳年積案,硬壓不如巧解,關鍵要摸準矛盾里的縫隙,找到能解開的線頭。”南坑街道綜治中心負責人感慨道。這些年,他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土辦法”。綜治網格員日常“拉網式”排查,把潛在問題一一撈上來;重點案件領導包案制,則如同釘釘子,精準明確責任主體、限定解決時限、制定專屬策略,讓每起矛盾都能精準“對號入座”。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