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打擊筑防線 公益訴訟添磚瓦 ——莆田秀嶼法院全鏈條模式守護中國鱟棲息地 潮涌東海,鱟棲金沙。近日,莆田秀嶼法院聯合區檢察院、湄洲島農林水局、湄洲島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再次踏入湄洲島“中國鱟產卵育幼核心示范區”。回訪團隊俯身細察西亭澳灣潮間帶,尋找著前期增殖放流的中國鱟幼苗蹤跡。這一幕的背后,是秀嶼法院歷時多年從“單兵作戰”到“多方協同”的變革,逐步探索“刑事打擊+公益訴訟+行政執法+生態修復”全鏈條治理模式的鮮活注腳。 破局:從治罪到治理的轉變 海洋生態案件的專業壁壘曾讓司法修復步履維艱。“過去審理涉環境資源破壞案件,我們法官經常面臨‘看不懂檢測報告、聽不懂專家術語’的困境。”秀嶼法院生態審判團隊的法官坦言。 2020年至2022年期間,張某、黃某在秀嶼區某沙灘盜采海砂獲利14萬元,對海岸帶生態造成損害。傳統的“返砂還海”方案因砂源流失、回填海砂可能引發的次生生態風險難竟全功。如何讓“破壞者”真正承擔起修復責任,讓承辦法官一時陷入了僵局。 為此,秀嶼法院引入生態環境審判技術調查官,聯合集美大學教授、鱟科研團隊專家翁朝紅開展評估,科學采納生態技術調查官林玉坤提出的“異地異種替代修復”方案:由二被告人共同出資6萬元,委托第三方機構購買中國鱟苗種,在前期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在選定兼具紅樹林與鱟類生存條件的潮間帶開展增殖放流。這一方案,既懲治了違法犯罪行為,又為生態修復找到可行路徑。 2025年5月8日,執行干警摸清了潮汐規律,在生態技術調查官、湄洲島農林水局執法員的監督見證下,二被告人放流鱟苗6000尾,以生物鏈重建替代原態修復,實現“懲治+修復”雙目標。 織網:構建多元共治的格局 案件的圓滿解決,得益于完善的“司法+行政+科研”協同共治的生態治理保護網。 科研力量借智借力。秀嶼法院邀請了集美大學鱟科研團隊提供專業技術支持,經過嚴謹的科學論證與科學評估,綜合考量湄洲島生態環境、中國鱟生物特性、潮汐規律等因素,最終選定西亭澳灣為“中國鱟產卵育幼核心示范區”。 刑事犯罪嚴厲打擊。秀嶼法院聚焦非法采礦、盜采海砂、非法捕撈等違法犯罪,依法快審快判,將履行生態修復義務納入案件量刑考量,明確生態修復責任,以司法威懾筑牢防線。 公益訴訟協同推進。檢察機關同步介入生態損害賠償,通過民事公益訴訟追究生態賠償責任,為公益保護添磚加瓦。 行政執法聯動監管。湄洲島農林水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依據科研結論,迅速劃定保護區范圍,落實棲息地管護,常態化監測潮間帶水質、地質。與司法機關共享信息、同步行動,織密前端防控網。 生態修復走向科學。生態環境審判技術調查官全程參與訴訟,提供專業咨詢和質證意見,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可操作性的執行方案,提升裁判的科學性和公信力。 司法機關、行政部門、科研團隊,各盡其責、相互配合,為西亭澳灣的生態鏈注入了新生力量。 見證:托起藍色海灣的新生 中國鱟,這一存活逾四億年的“海洋活化石”,其藍色血液含有特殊免疫蛋白,科研價值重大;在生態層面,它更是維護潮間帶環境清潔、調控生物鏈平衡的關鍵物種,有助于實現“以鱟固灘、以鱟養海”的自然修復效能。 在增殖放流活動三個月后,秀嶼法院主動跟進案件執行效果,邀請相關部門干部,對前期增殖放流的中國鱟幼苗生長情況進行專項回訪。 觀測結果顯示:沙灘上,核心示范區保護標識清晰醒目;潮間帶中,泥沙質底質未受人為擾動,高潮區沙灘與潮間帶過渡帶的地貌特征穩定。 “盡管鱟苗因其鉆埋泥沙的隱蔽習性難以被直接大量觀測到,但那些偶然可見的鱟苗自然覓食的畫面,是西亭澳灣生態正發生正向演替最直接、最生動的詮釋。”參與回訪的干部說。 圍在一旁的西亭澳灣漁民隨即跟著說:“以前,大家看到奇怪的生物總想著撈上來,現在都知道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甚至有時候,我還能看到有人在勸導游客遠離保護區!”他的感慨,印證了周邊群眾“不干擾、不破壞”的共識深入人心。 致遠:司法守護蔚藍的堅定 回顧秀嶼法院的生態司法實踐,從一紙判決到一案示范,從理念更新到模式構建,從科研協同到公眾參與,每一步都凝聚著守護海洋生態的決心與擔當。 潮起潮落,生生不息。當中國鱟幼苗在湄洲島的泥沙間悄然繁衍,當司法利劍化為守護海洋的溫柔力量,已然鑄成一條“懲治—修復—預防”的生態治理長鏈。 法治護航,向海圖強。面向未來,秀嶼法院將持續踐行“兩山”理念,不斷豐富“生態修復+”的內涵與外延,強化環境資源審判的規則引領與價值導向作用,與山海同心,為萬物謀永續,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中,續寫司法護航生態的嶄新篇章,讓秀嶼的海更藍、岸更綠、生活更美好!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