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下旬,暑氣未消。柘榮縣第三中學的校園里尚存一份假期的寧靜,但九年級化學教師曾冬輝卻已早早進入了工作狀態。他的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排列著化學方程式和知識點詳解。“畢業班的教學一點也馬虎不得,”他專注地調整版面,“導學案得提前一個月準備,要根據去年學生的情況修改、排版,做成PDF交給廠家印刷,開學時才能發到每個孩子手上。”這份他精心準備的導學案,融合了預習、課堂筆記和課后作業,是他踐行“為學生減負,替老師增效”的教學智慧結晶。 然而,這位細心籌備新學期工作的教師,在8個月前,卻用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急智”,從冰冷的河水中挽救了一個家庭的希望。 2024年4月6日下午2時許,因事耽擱的曾冬輝比平日晚了些前往城郊鄉楊家盛的冬泳基地。正是這個巧合,讓他成為了關鍵的“在場者”。 “我哥哥落水了,快來救命啊!”當天,曾冬輝行至基地路口時,一聲急促的呼救劃破寧靜,女孩的哭喊聲讓曾冬輝心里一緊。他毫不猶豫扔下手中的裝備,疾步沖向河岸,看到一名男孩正在河中掙扎,離岸約2米遠。這段河岸地形特殊:水面距河岸有近2米高的落差,河岸有一道石階通向水面,靠近水面的臺階異常濕滑。該處是溪流交匯之地,水下情況復雜,暗藏漩渦,險象環生。 千鈞一發之際,曾冬輝迅速判斷形勢:男孩雖然落水,但意識清醒,且距離并不遠。他環顧四周,發現岸邊有一根帶倒鉤的雨篷桿,便立即抄起長桿,踩上濕滑的臺階。探身施救時,他的腳下突然一滑,險些落入水中。穩住身體后,他再次伸出雨篷桿,精準地鉤住男孩的衣服。一勾、一拉,孩子被順利帶回岸邊。 男孩被救上岸后,渾身濕透,在低溫中瑟瑟發抖。曾冬輝立即將男孩帶到附近的烤火點,生起柴火,幫其脫下濕衣,并不斷安撫。待男孩情緒稍穩后,曾冬輝問出其家長的聯系方式,并撥通了電話。曾冬輝在和男孩的溝通中得知,他是想觀看水中的鯉魚,不慎跌入河中。 當男孩的母親匆忙趕到時,她一眼就認出了曾冬輝。原來她曾是曾冬輝的學生,遠嫁霞浦后就一直未見過,這次是帶孩子回娘家。“真沒想到,這么多年后,居然以這樣的方式和老師重逢……”男孩母親感慨道。 2024年4月16日,曾冬輝的救人行為被確認為見義勇為行為。今年2月19日,他被評為“柘榮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5月28日,他再次被評為“寧德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接連而來,但曾冬輝始終保持著一貫的樸實與謙遜。“只是一件小事,這是我應該做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個人都平平安安,不再發生這樣的意外。” 謙和的背后,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冬泳者理性清醒的認知。他深知救援不能單憑勇氣,更需冷靜判斷與科學方法。曾冬輝特別強調“見義勇為”必須與“見義智為”相結合:“一定要先評估環境,確保自身安全,以最穩妥的方式施救。尤其在低溫水域,水性不好的人如果貿然下水,很容易釀成更大的悲劇。希望大家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理智、有效地伸出援手。” “遇到困難就應該互相幫助。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守護他們,我們更要義無反顧,但這份義無反顧,應當是清醒而有力的。”曾冬輝如是說。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