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贍養問題引發家庭糾紛,周寧縣多方合力喚回親情—— 讓兩位老人老有所養 近日,周寧縣司法局獅城司法所攜手縣檢察院、法院、小林調解工作室,成功調解一起因贍養問題引發的家庭糾紛,依法維護了老年人合法權益,促進了家庭和睦與社會和諧。 7月7日,獅城鎮居民葉某花與張某相夫婦到周寧縣社會矛盾排查調處中心反映,其因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需要子女贍養。然而,兒子張某居、張某安因未能就贍養方式和費用達成一致意見,故而拒絕履行贍養義務。周寧縣社會矛盾排查調處中心受理該糾紛后,指派獅城司法所介入調解該糾紛。 鑒于案件涉及老年人且關乎家庭倫理與社會風氣,獅城司法所立即啟動了多方聯動調解機制,為老人提供法律支持與調解服務。 調解過程中,調解員首先耐心傾聽了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充分了解該起糾紛的根源和爭議焦點。原來,兩兄弟因對父母贍養義務的責任劃分產生嚴重分歧且長期爭執不下,此后均以對方不履行贍養義務為由,拒絕履行己方的贍養義務。 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后,調解員依據民法典、刑法等法律法規,向張某居、張某安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并明確指出,贍養父母是成年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推諉。子女如不承擔贍養義務,在民事責任上,父母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支付贍養費,法院可以強制執行子女財產;在刑事責任上,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構成遺棄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闡明不履行贍養義務所應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調解員還注重從傳統孝道和家庭倫理角度進行情感疏導,喚醒了雙方的親情記憶,引導他們換位思考,體諒父母的不易與期盼。經過多輪耐心調解,最終消除了家庭成員間的隔閡與對立情緒。近日,兩兄弟和父母自愿達成和解協議,有效保障了兩位老人的經濟需求與生活照料需求。 在調解過程中,周寧縣檢察院工作人員全程監督,周寧法院對人民調解協議的內容進行司法確認,確保兩位老人的權益得到實質性司法保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