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豈曰無名 山河為證 ——福建省國家安全機關以沉浸式教育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這些泛黃的文件和斑駁的物證,是無聲的豐碑,更是穿越時空的警鐘!”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豈曰無名·山河為證”主題展覽現場,參觀者駐足凝望展板上的歷史印記。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連日來,福建省國家安全機關創新開展“送展進機關、進校園、進鄉村”活動,讓隱蔽戰線抗戰精神如星火燎原,在八閩大地綻放新時代璀璨光芒。 隱蔽戰線的壯烈史詩 “當白山黑水燃起烽火,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早已悄然打響。”在福建省氣象局、鼓樓區人民檢察院等黨政機關,在龍巖國家安全教育暨中央蘇區隱蔽斗爭歷史展等國家安全教育基地,24塊展板以“抗戰時期黨的隱蔽斗爭方針與專門機構”“推動建立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獲取日偽戰略性內幕性情報”“保衛延安和抗日根據地建設”四個部分,重現隱蔽戰線英雄的驚險往事。泛黃的電報稿上,密密麻麻的密碼符號見證著地下情報傳遞的驚心動魄;斑駁的舊地圖上,標注著黨的地下交通線的隱秘節點。 “地下黨員如何在日軍眼皮底下傳遞情報?”“密碼破譯有多復雜?”面對觀展人員的追問,國家安全宣講員以“揭破遠東慕尼黑陰謀”為引,講述黨的隱蔽戰線工作者,屢建殊勛,化身情報尖兵,將戰略機密化作破敵利刃的制勝關鍵。“這不是虛構的傳奇,而是用鮮血鑄就的歷史豐碑!”國家安全宣講員動情地說。 童心照見的精神火種 “原來課本里的無名英雄就在我們身邊。”在福州,一群平均年齡不到7歲的“小萌警”,眼睛發亮地聽著國安宣傳員講述“黃土嶺設伏圍殲,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故事。在廈門,孩子們通過合唱改編歌曲《家寧·國安》將課堂變成劇場,在歌聲中理解“無名英雄”的犧牲精神。 在寧德,祥榕中學特別設計的“三個一”教育套餐——流動展覽、互動課堂、主題實踐,讓抗戰精神在少年們心中生根發芽,“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正在被續寫?!斑@不是簡單的參觀,而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祥榕中學的黃老師感慨,“當孩子們把‘國·安’的書簽夾進課本時,我們看到了精神傳承的火種。” 鄉土浸潤的紅色基因 “小時候聽長輩說過臺兒莊大捷的故事,今天才知道那些故事背后的驚心動魄。”70多歲的永泰縣春光村村民陳大爺,在曬谷場的“紅色茶話會”上與老黨員圍坐暢談。流動展板與抗戰故事的結合,讓隱蔽戰線歷史在田間地頭接續傳唱。 宣講員講述地下黨員智破日軍密電的驚險時刻,村民在茉莉花香中沉浸式感受歷史的回響?!拔覀兲匾獍颜拱灏岬絼谧鏖g隙,讓紅色記憶融入鄉土生活?!瘪v村干部王警官表示,“村民通過觀看展覽,讓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精神豐碑的時代回響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闭褂[結尾處,抗戰精神四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刻在民族脊梁上的精神密碼。 正如展板上那醒目的標語:“他們獨行于黑暗,卻用熱血照亮民族解放的征程;他們的名字鮮為人知,但功績早已融入山河血脈?!痹诎碎}大地的山山水水間,新時代的國家安全防線正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隱蔽戰線的榮光。當歷史回響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必將涌現出更多“無名而偉大”的守護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