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1日,在福州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東街派出所綜合中隊辦公室,中隊長羅龍正為秋季新學期開學做準備工作。他仔細清點著“護學崗”紅袖標,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紅袖標上,也照亮了墻上那面歷經歲月卻依舊鮮紅的護學錦旗。 30多年前,羅龍是福州實驗小學的“紅領巾”,曾被民警溫柔守護;30多年后,羅龍在東街派出所向新民警傳授護學經驗。從被守護者到守護者,羅龍是東街派出所一代代民警接力護學的鮮活縮影。 “橄欖綠”澆灌 安全種子扎根童心 東街派出所坐落于福州城最繁華的中心地帶,轄區8所中小學與幼兒園分布在車水馬龍的街巷間。上世紀90年代初,羅龍是福州實驗小學的一名學生,而東街派出所民警的身影,是他童年里關于安全的記憶。 “我對警察最初的認知,來自那些穿橄欖綠警服的叔叔們?!绷_龍清晰記得,民警們身著筆挺的橄欖綠警服,騎著帶挎斗的警用邊三輪摩托車到校園,威嚴又親切。課堂上,民警操著帶有福州方言尾調的普通話細細講道:“遇到陌生人搭話要怎么應對?放學路上被跟蹤該怎么辦?”講臺上擺放著老式警用對講機、手銬模型和手提滅火器,這些新奇裝備,總能瞬間抓住孩子們的目光。 “那時候最崇拜警察,最愛聽他們講抓小偷的故事?!绷_龍笑著回憶,當時,民警總會耐心地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靶⊥刀阍谪浌窈竺?,民警借著手電筒的光慢慢靠近……”伴隨著民警的講述,孩子們早已屏住呼吸,緊張地握緊拳頭,眼里滿是對警察的敬佩。 隨著自行車在校園普及,民警在校園開辦了騎行安全講座。“他們拿出自己手繪的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示意圖,給我們講解交通規則?!边@些生動的講解,讓交通安全意識在羅龍心中扎根。 1997年暑假,東街派出所舉辦“小衛士夏令營”活動 1997年暑假,東街派出所組織的“小衛士夏令營”熱鬧開營。鼓樓區東街街道39歲的居民陳志強至今仍記得夏令營開營時的情景:“當時我是鼓樓區第二中心小學學生,我們穿著白T恤、藍褲子,戴著遮陽帽。開營儀式上,我們列隊接過夏令營營旗,民警還贈送了夏令營手冊、安全知識讀本和文具。” 2005年,東街派出所民警進校園開展安全教育活動 在民警的帶領下,孩子們走進派出所辦公區,民警講解接處警流程,孩子們看到了民警接待群眾的場景,警務實戰教官講解了警棍、盾牌的用途。接下來的幾天,民警給孩子們上了安全教育課,用情景模擬游戲讓知識“活”起來——孩子們扮演不同角色,演練應對陌生人搭訕的場景,民警在一旁點評指導,讓安全知識變得易學易記。 “那次活動后,我對警察的感覺從敬畏變成了親近和信任?!标愔緩娬f,活動結束后,許多同學都和民警成了好朋友,遇到難題總會第一時間請教民警?!八锏拿窬瘬Q了一茬又一茬,但不管誰來,我們都像老朋友一樣親切。”陳志強回憶道。 “警察藍”接力 愛心幫扶提檔升級 在東街派出所檔案室的舊相冊里,一張泛黃的照片靜靜地訴說著時光的流逝:兩名身著九九式警服的民警與師生并肩而立,孩子們面前擺著嶄新的書包,背景橫幅上“一幫一結對子”的字跡依然清晰。 2000年初,東街派出所民警走進連江縣東湖鎮牛欄坪小學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民警向學生發放書包和文具 “那是2000年年初,警服從橄欖綠換成藏藍,守護的初心卻從未變過?!痹跂|街派出所社區民警周寧的回憶中,新世紀護學故事的序幕漸漸拉開。 照片中的學校是連江縣東湖鎮牛欄坪小學,這所學校地處山區,當年交通閉塞、設施簡陋,不少孩子家境貧寒。東街派出所的民警驅車數小時,載著書包、文具和圖書,翻山越嶺,將愛心送到孩子身邊?!败噭傞_進泥土地操場,就吸引了一雙雙既好奇又期待的大眼睛?!敝軐幱浀茫窬瘋儼嵝段镔Y時,孩子們也踮著腳尖幫忙傳遞,小小的身影在陽光下格外可愛。 簡樸的教室里,幫扶儀式簡單卻溫馨。東街派出所領導與校方簽訂幫扶協議后,民警挨個兒給孩子發書包和文具等,然后又給孩子們上了安全課,民警講解山區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用情景模擬方式傳授防溺水技巧,教孩子們背熟報警電話號碼。“孩子們睜著大眼睛提問,課堂里滿是嘰嘰喳喳的聲音。”周寧說。 這份溫暖延續多年。 2005年“6·1”兒童節前夕,東街派出所民警到羅源縣霍口畬族鄉東宅小學,向學校捐款3000元,并向學生發放書包和文具。2007年,民警得知學校缺桌椅,全所民警捐款購置了130套學生桌椅和15套教師辦公桌椅,讓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隨著經濟的發展,新的守護課題悄然出現。21世紀初,機動車數量激增,校園周邊道路愈發擁堵。 2024年9月1日,羅龍帶著新警在福州實驗小學開展“護學崗”工作 2003年,羅龍大學畢業后到東街派出所工作,剛入職就跟著老民警站“護學崗”,在上學放學高峰時段守在校門口,在車水馬龍中為孩子們開辟綠色通道?!肮臉菂^第二中心小學在繁華喧鬧的東泰路,孩子們一出校門就面對洶涌的車流,我們必須站在最前面維持秩序。”羅龍表示。 為了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2004年,東街派出所與鼓樓區第二中心小學聯手打造的“紅領巾”交通廣播站正式開播。從選題策劃到稿件撰寫,民警全程指導,學生們稚嫩的聲音通過喇叭在校門口播放:“請司機叔叔經過學校時減速慢行哦!”這聲音成了最動人的提醒——司機們經過校園時都放慢了車速,有的司機還感慨地說:“孩子們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讓我覺得守護他們是天大的責任。” “警察藍”接過接力棒,從山區幫扶到校園守護,從物資捐贈到安全意識培育,護學之路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實而溫暖。 “東東哥”宣傳 防范常識入腦入心 2010年8月30日,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的家長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東街派出所發的《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信中提醒:“學校所在的鰲峰坊道路狹窄、居民密集,上下學高峰時易發生交通擁堵,務必叮囑孩子注意安全?!?/p> 這封帶著溫度的來信,是東街派出所開展校園安全精細化守護的生動一幕。 那時的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門口,每到上學放學時段便出現人流車流擁堵現象。東街派出所安排民警與交通協管員聯合值守:民警在校門口維護人流秩序,交通協管員在道路疏導車輛。默契配合下,高峰時段喧鬧的人流車流變得井然有序。 隨著經濟發展,新的挑戰接踵而至。近年來,家長騎電動自行車接送孩子的情況越來越多,雖然電動自行車靈活便捷,但隨意停放也造成了新的擁堵。東街派出所經過多年探索,一套成熟的“12322”護學模式應運而生:該所在學校門口劃分核心區、緩沖區,明確停車區與禁停區;每日高峰時段,1名民警、2名交警、3名保安員、2名教師、2名志愿者組成“聯合護學崗”,民警筑牢緩沖區安全防線,交警疏導外圍交通,校方與志愿者維護現場秩序,織起一張內外聯動、分工明確的安全防護網。 2024年“東東哥”安全宣講團進校園開展安全教育 安全宣傳也在與時俱進?!耙郧鞍l宣傳單、印手冊,現在得懂‘流量密碼’?!睎|街派出所所長陳興笑著說。 今年6月30日,福州市各學校春季學期結束。結業式當天,東街派出所“東東哥”安全宣講團民警走進各校,開展安全防范宣傳,播放他們自編自導的防溺水視頻?!耙巴馑蛳耠[形殺手”,孩子們牢牢記住了視頻里的話語。 今年6月,東街派出所“東東哥”安全宣講團進校園開展防溺水、禁毒宣傳教育活動 為了讓防范常識“入腦入心”,“東東哥”安全宣講團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制作《“東東哥”教你安全游泳》《所長講反詐》等視頻,并開發反詐、禁毒、防范校園欺凌等12門特色課程,每年入校宣講60余場。 從嚴肅說教到趣味互動,從紙質宣傳單到短視頻課堂,“校外安全導師”們讓安全意識深植童心,讓校園安全防線越筑越牢。 “護苗碼”上線 書寫平安嶄新篇章 “掃碼簽到、隱患上報、訪客登記……這個微信小程序是守護校園安全的智慧管家?!?月22日,羅龍介紹去年新上線的校園安全“共育護苗”二維碼,語氣中充滿自豪。 2024年3月,東街派出所研發出護校安園“護苗碼”——“共育護苗”碼。 這枚小小的二維碼不僅實現了對護學力量的電子化考勤,更搭建起警方、學校、家長三方聯動的橋梁。派出所每天近30名護學警力到崗后,只需掃碼即可完成簽到;執勤結束時,再將當日情況掃碼上報,綜合指揮室每月據此開展研判分析,針對護學工作精準施策。 2024年3月,東街派出所研發“共育護苗”碼,促進警、校、家三方聯合共治 隨著“共育護苗”碼的推廣,越來越多家長養成了“遇事掃碼”的習慣。去年4月的一天,一名家長掃“共育護苗”碼上傳照片,反映學校周邊有馬蜂窩:“離學校才10多米,怕馬蜂蜇到孩子!”東街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收到信息后,立即派民警實地核查,當天就協調專業人員摘除了馬蜂窩。 這枚二維碼的功能遠不止于此。“訪客登記”模塊讓學校和警方實時掌握來訪人員信息,筑牢安全防線;“校園平安有話說”模塊成了孩子們敞開心扉的“樹洞”,孩子們把隱藏在心里的秘密說出來,學校和民警第一時間回應訴求。 今年3月的一天,社區民警王平通過“共育護苗”碼,看到李同學的“樹洞心聲”:他與同桌陳同學因課堂秩序問題產生矛盾,甚至引發雙方家長爭吵。王平立刻聯合班主任組織調解,讓兩個孩子握手言和,雙方家長也解開了心結。 王平在調解中得知,陳同學因多動癥影響學習,家長十分焦慮。王平隨即聯系心理咨詢師邱老師,為陳同學提供免費輔導。春季學期結束時,陳同學父親欣喜地對王平說:“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了,學習成績進步明顯!” 東街派出所自1949年成立以來,已走過76載春秋,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績: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首批“二星級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維護青少年權益崗”……每一項榮譽,都見證了一代又一代民警對護學的執著堅守與接力傳承。 從“橄欖綠”到“警察藍”,從“小衛士夏令營”飄揚的營旗到“紅領巾”交通廣播站里稚嫩的聲音,從民警手寫的安全手冊到“共育護苗”掃碼互動……歲月流轉,東街派出所的民警用堅守與創新,讓警徽的光芒始終照亮“紅領巾”的成長之路。 “我們守護的是上學路,更是孩子們的成長路;傳遞的是守護接力棒,更是一份不變的初心?!睎|街派出所所長陳興道出了這份堅守的真諦。在東街派出所,護學工作是融入血脈的責任與擔當,在時光的沉淀中愈發厚重綿長。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