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解紛“一扇門” ——永泰縣綜治中心“三全”模式煉成矛盾糾紛化解“金鑰匙” 日前,一場持續17年的土地糾紛在永泰縣白云鄉綜治中心畫上句號。69歲的黃某與同村劉某因老宅門前責任田權屬問題長期爭執,村委會多次介入未果。今年7月,矛盾進一步升級,鄉綜治中心迅速啟動“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聯動派出所、司法所、國土所及村委會組成工作專班,通過實地勘察和情理結合的方式,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 “老伙計,我們再也不用為這塊地吵架了。”簽署協議時,黃某握著劉某的手感慨道。這起歷時漫長的糾紛的圓滿解決,成為永泰縣綜治中心高效運作、多元協同的有力見證。 有效化解基層矛盾,不僅關乎群眾切身利益,更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石。今年以來,永泰縣緊緊圍繞“只跑一地、只進一門”目標,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契機,創新推行“全量建庫、全鏈閉環、全域感知”的“三全”工作模式,不僅實現了資源整合與流程重塑,更推動基層治理由“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警”、從“單打獨斗”邁向“協同作戰”,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弭于萌芽。 多元解紛“一扇門” 實現群眾解紛“只進一扇門”,關鍵在資源整合與機制創新。永泰縣綜治中心通過“常駐+輪駐+隨駐”機制,集約整合政法、信訪、人社等29個部門的調處力量。其中,縣信訪局、法學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智慧永泰”管理服務中心4家單位實現整體入駐,形成“前臺統一受理、后臺協同處置”的一體化運行架構,真正實現從“多口分散”到“一站匯聚”的轉變。 整體入駐不僅強化了陣地共建、人員共用和資源共享,更推動了初信初訪“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入駐后,我們與綜治中心其他單位實現了無縫銜接,初信初訪一律由中心先行調解、多元化解,力爭把矛盾解決在成訪成訟之前。”永泰縣信訪局負責人表示,重復信訪事項則嚴格遵循信訪工作法治化“流程圖”進行規范流轉,確保辦理依法、高效、閉環。 今年8月,某鄉村民程某因鄰居翻建舊宅引發糾紛,多次投訴未果后走進了永泰縣綜治中心信訪窗口。中心當天即啟動聯調機制,經多輪實地勘察和專業調處,不到一個月便化解了這起持續數月的矛盾。 集成力量在涉企糾紛中同樣成效顯著。暑假來臨,永泰縣迎來了旅游高峰,然而當地知名某文旅公司卻因控股股東離世陷入股權繼承僵局,企業運營幾近停擺。 “此案涉及核心股權變更,當事人眾多,若處理失當,極易引發股東內耗,危及企業存續。”永泰法院立案庭庭長林世文道出了案件的敏感性。面對可能拖垮企業的復雜局面,永泰法院法官依托綜治中心平臺,迅速啟動涉企糾紛先行調解程序,將案件導入“親清法企會商廳·永陽商和室”開展調解。 在多部門協同發力下,僅僅兩小時,雙方便從對抗走向合作,達成調解協議并明確了股東變更登記路徑,一場可能拖垮企業的危機得以高效化解。“矛盾處置既穩且快,若處理失當,矛盾極有可能升級,對企業甚至整個產業都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永泰縣青年企業家商會會長余鴻輝對此高度評價。 精準研判“治未病” 綜治中心的價值,不僅在于“事后解決”,更在于“事前防范”。永泰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建新指出:“我們不僅要高效化解已發矛盾,更要構建對潛在風險的敏銳感知與源頭防控能力。”以縣、鄉兩級綜治中心為中樞,永泰縣依托“日登記、周排查、月會商”機制,全量歸集矛盾信息,構建起“全域覆蓋、全量歸集、精準研判”的風險感知體系,努力做到風險隱患早發現、矛盾糾紛早化解。 該體系通過“矛盾糾紛多元調處數據駕駛艙”,實時匯聚12345平臺、網格摸排、部門業務等多源數據,生成全縣矛盾風險態勢圖,實現“一屏觀全域、一網防風險”。中心按低、中、高設定風險等級與辦理時限,確保即接即辦、動態清零。 “我們堅持‘應收盡收、日統日清’,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全量歸集矛盾信息,動態更新縣級基礎數據庫,并依托‘榕易調’系統實現‘一案一單一碼’進度可查。”永泰縣委政法委副書記陳文介紹。 2025年3月,永泰縣綜治中心召集公安局、司法局、信訪局、人社局、12345平臺等部門,對全縣高頻訴求及重點難點矛盾糾紛、風險隱患進行會商研判,并對各鄉鎮或各部門高發、易發矛盾風險進行點對點的預警。 因住宅小區物業管理類糾紛呈上升趨勢,樟城鎮綜治中心接到縣綜治中心發出的風險提示函。經核查,某小區物業在公共區域安裝地鎖,影響車輛通行并導致剮蹭事故,引起居民不滿繼而引發投訴。鎮綜治中心聯合城關派出所、縣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現場查看并調解,最終依法拆除違建路障,排除安全隱患。“沒想到綜治中心主動上門,這么快就解決了問題。”業主表示。 類似的,長慶鎮村民侯某因宅基地糾紛多次以不同原因向不同部門反映訴求,信息看似孤立,但鎮綜治中心通過每周排查機制進行數據碰撞,識別出其為同一矛盾的不同側面。“我們實踐中發現,群眾常因不清楚該找哪個部門而多方反映,線索顯得零碎。但綜治中心的排查機制,能夠快速識別關聯線索,使我們精準把握矛盾全貌,從而實現早介入、早化解。”長慶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余巧生說。鎮綜治中心提前組建專項調解組,僅用兩天便促成和解,避免了矛盾升級。 2025年,永泰縣綜治中心累計下發風險提示函36期,推動化解復雜疑難糾紛32件,全縣綜治中心受理矛盾糾紛2098件,化解率達98.14%,真正實現了從“被動處置”向“主動預警”轉變。 案結事了“終點站” 矛盾糾紛化解,核心在“事心雙解”,關鍵在“處置閉環”。永泰縣綜治中心通過構建“群眾點單、中心派單、部門接單”機制,完善“四步十調”流程,確保每起糾紛從受理到回訪全程閉環、有機銜接,并在依法處置中注入人文關懷,實現“末端解困、托底暖心”。 2025年5月,農民工鮑某、黃某等人被分包單位拖欠工資,雖事實清楚,但調解一度陷入僵局。綜治中心隨即啟動聯 動程序,聯合人社局、住建局等部門組織二次磋商,一方面向企業闡明惡意欠薪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引導工人依法維權,最終促成欠薪全部支付。“多虧了綜治中心幫忙,要不然我們的血汗錢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要回來。”拿到工資的農民工激動地說。 而對一些特殊案件,中心更強調柔性化解與情感修復。 李女士與王先生因長期性格不合、家庭矛盾激化導致感情破裂,雙方均同意離婚,但就孩子小宇的撫養權問題爭執不下。王先生系獨生子,李女士父母僅有兩位女兒,雙方家庭均要求撫養小宇。親友多次調解未果,矛盾逐步升級,雙方來到了永泰法院清涼法庭。 案件受理后,清涼法庭第一時間與清涼鎮綜治中心聯動,運用“清青茉莉”2.0工作機制,特邀永泰縣婦聯工作人員與律師組成調解小組,共同參與到糾紛化解中來。調解小組多次組織“背對背溝通+面對面協商”,引導雙方當事人跳出“爭奪”思維,最終創新采用“上學+寒暑假”輪流直接撫養模式,最大化保障未成年人權益。 案件調解后,三方還于今年6月聯合開展回訪,持續關注孩子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我們不僅要做法律的執行者,更要做情感的修復者。”承辦法官如是說。 對于歷史遺留的“骨頭案”,中心還創新運用社會救助、司法救助、信訪救助等多元方式協同發力,努力實現實質性化解。這種既講法度又不失溫度的閉環機制,確保了每一起糾紛都得到有效跟蹤和妥善處置,更增強了群眾獲得感與信任度,凸顯了綜治中心“終點站”式的托底作用。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