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于微末 “安”在萬家 ——漳州市公安局薌城分局治安大隊用行動繪就平安圖景 平安幸福,是百姓最樸素的愿望,是社會最堅固的基石。 何謂幸福?漳州市公安局薌城分局給出了答案——以忠誠為底色,以擔當為使命,日復一日耕耘,將“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轉化為守護萬家燈火的堅實行動。今年1月至8月,薌城區違法犯罪警情下降28%,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顯著提升。 警力下沉 汲取平安力量 基層穩,則大局安。薌城分局錨定基層,將“警力下沉、重心下移”作為工作核心,把平安的觸角延伸至街巷阡陌、千家萬戶。 “基層治理是社會治安穩定的基石,警力下沉勢在必行。”薌城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陳清鋒介紹道。在該大隊推動下,薌城分局以轄區75個社區警務室為前沿陣地,讓民警深入社區,貼近群眾,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 “老李就像我們的自家人,大事小情都能想在我們前頭。”巷口街道的王阿姨由衷贊嘆。王阿姨口中的老李是社區民警李明光,他不僅是社區的“活地圖”,更是矛盾糾紛的“解鈴人”。在薌城分局,像老李這樣的社區民警有75位,他們積極聯合社區干部、司法調解員、律師等力量,共同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力爭“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去年以來,依托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薌城分局治安大隊聯合各方力量調解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經濟爭議等各類糾紛1723起 ,筑牢了社區和諧的“第一道防線”。 下沉的警力不僅帶來平安,更帶來了便利。該治安大隊積極推動基層警務室成為服務群眾的“前沿窗口”,大力推行“一窗通辦”“延時服務”“周末預約”“綠色通道”等便民舉措,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戶政、身份證等多項業務。 監管提質 以規范促和諧 “基層基礎工作要從‘粗放式’邁向‘精耕細作’。”陳清鋒表示,在該大隊的推動下,薌城分局率先在全市建立主防中心,同時牽頭制定標準化手冊、搭建風險防控閉環、傳承社區警務經驗,培育群防群治力量,讓基層基礎工作往深處推進。 賓館旅店、娛樂場所、洗浴按摩店等人員密集場所,既是城市活力的窗口,也是治安管理的關鍵場所。“我們大隊突破單一執法局限,與文旅、市場監管等單位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線索移交、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形成監管合力。”陳清鋒介紹,該大隊對行業場所嚴格落實“實名登記百分百、安全巡查常態化、技防設施全覆蓋”等硬性要求,特別是嚴把“未成年人禁入”關,確保經營行為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同時,該大隊推動監管升級,采取“定期檢查+隨機抽查+重點時段突查”相結合的模式,高頻次、高密度開展場所檢查,尤其是對群眾深惡痛絕的“黃賭毒”現象,始終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精準發力。 2024年以來,該大隊共開展場所檢查75次,發現并整改安全隱患12處,依法查處違法違規場所7家,有效凈化了社會風氣,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 今年年初,在漳州市公安局統一指揮下,薌城分局打掉一個網絡賭博犯罪團伙。該團伙通過發展下線代理大肆招攬境內賭客參賭,涉案金額巨大。專案組展開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7名。這正是強化監管、精準打擊的有力印證。 服務升級 增強群眾體驗 “沒想到這么晚還能幫我們辦理,太感謝你們了!孩子可以參加考試了,我們全家都安心了。”今年6月6日,一名學生家長對該治安大隊戶籍窗口民警連聲感謝道。 原來,當天下午5時,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發現自己的身份證不慎遺失。戶籍窗口工作人員立即啟動“延時服務”機制,在核實身份信息后,迅速開通“高考綠色通道”,為該考生加急辦理臨時身份證明。同時,積極協調戶籍系統后臺,確保信息同步準確,減少等待時間。辦理過程中,工作人員一邊安撫考生情緒,一邊細致核對資料、快速辦理,僅用不到20分鐘,就將一張臨時身份證交到考生手中。 高考的便民舉措僅是戶籍窗口工作的冰山一角。公安戶政窗口作為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是連接政府與百姓之間的橋梁紐帶。近年來,薌城分局治安大隊戶政窗口民警輔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持續優化服務舉措,切實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真正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 為持續落實便民舉措,薌城分局分別在東鋪頭派出所、通北派出所、石亭派出所開設“一站式”服務窗口,戶籍、身份證、交警、出入境等業務都能辦理,真正實現了“家門口的服務”。同時,該治安大隊依托政務平臺,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通網上辦事平臺,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理部分業務,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今年以來,窗口服務群眾滿意度達到100%。 在薌城分局治安大隊,每一項工作的開展,每一起案件的偵破,每一次服務的延伸,都是對“人民公安為人民”莊嚴承諾的生動踐行。未來,該大隊將繼續聚焦主責主業,創新治理模式,提升服務效能,為繪就更安全、更和諧、更幸福的“平安薌城”新畫卷貢獻源源不斷的“治安力量”。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