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柘榮縣綜治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以米黃色和淺棕色為主的暖色調空間,墻面點綴著剪紙藝術裝裱的法治標語。低柜臺設計的開放式服務窗口,方便群眾咨詢,無障礙通道的黃色標識在淺色地磚上格外醒目。一側的暖“新”驛站里,幾位環衛工人正在取水小憩,墻面的便民信息欄貼滿就業政策和活動通知。“柘臺”服務點前,工作人員俯身為老人講解表格如何填寫,電子屏滾動播放著調解流程圖,整個空間在嚴謹的治理功能中流淌著柘榮特有的溫情。 打造高效規范化平臺 近年來,柘榮縣大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打造高效、便捷、管用的平臺。2024年,該縣統籌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縣委政法委牽頭完成65條意見征集,并深入多地考察。 該中心從“一站式化解糾紛、最方便服務群眾”的角度,選定縣城中心城區作為新址,設置引導受理、多元化解和指揮調度三大功能區。引導受理區設導引臺和服務臺,由專人引導群眾至民生事項、矛盾糾紛等專業受理窗口,通過系統錄入實現案件分流。設置人民調解、行政爭議化解(勞動、道路交通等)、司法調解(訴訟、檢察監督等)、行業性調解(醫患、社會治理與保險)、社會力量參與(法學專家咨詢室、心理咨詢室)等六大區域。 按照“應進必進、集中辦理”的原則,該中心統籌7個部門35名工作人員常駐,衛健、市場監管、工會、婦聯等15個縣直單位及鄉(鎮)輪駐,12名“草根和事佬”金牌調解員和32名“法學專家”因事隨駐,以常駐、輪駐、隨駐模式實現化解矛盾糾紛法治化“最優力量、最強團隊”。 五調聯動織就平安網 “我們緊盯‘如何讓群眾最多跑一地’這一目標,推動入駐部門從‘單一分散’向‘多方聚合’轉變,推動縣綜治中心和鄉鎮綜治中心從‘各自為戰’向‘協同作戰’轉變。”柘榮縣綜治中心相關負責人員介紹道。 今年1月,柘榮縣綜治中心因成功調解一起勞動糾紛獲贈錦旗。2024年,某校食堂承包企業未與農民工張某簽訂勞動合同,僅投保意外險。張某工作中摔傷致九級工傷后遭遇保險拒賠和用人方推諉。經調解員協調,企業最終按標準支付工傷補助,并解除勞動關系。調解員同時建議校方規范用工管理,推動社保繳納和雇主責任險投保,實現糾紛化解與普法宣傳雙重效果。 柘榮縣綜治中心創新打造“柘有解”調解品牌,組建包含行業專家、司法人員、“草根和事佬”等在內的調解員庫,采取“師帶徒”培養模式和“五調聯動”機制提升綜合調解質效。同時,延伸服務設立“心語小屋”,提供心理疏導;建立“一案一回訪”制度,傳遞“和為貴、法有情、柘有解”理念,實現調解案件“事心雙解”。 “我們還聚焦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構建了‘一張網’綜合治理體系。通過‘每半月一匯總、每月一研判’及專項會商機制,全面收集研判社會矛盾與治安問題,運用風險預警提示函等方式推動問題整改。”柘榮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該中心通過“雙重管理”創新機制,構建政法委書記牽頭的協調機制,推行領導帶班和“30分鐘響應”等工作制度。通過內外聯動機制,顯著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社會治理能力。 探索實效化服務模式 有了平臺和機制,要如何活用?柘榮縣綜治中心統籌政法各單位、縣直行政部門和群團組織、社會力量同向發力,通過印發《綜治中心專題宣傳活動清單》,采取“綜治中心模擬體驗日”“庭審現場觀摩”等10項創新舉措開展立體化宣傳,并邀請平安建設成員單位共同參與規范化建設宣傳,通過“平安柘榮”公眾號“柘有解”專欄刊發典型案例,多角度展示中心運行成效。 “我的家人被車撞傷需治療,肇事方沒錢,我們也沒錢治病,怎么辦?能幫幫我們嗎?”4月15日,柘榮縣綜治中心接到求助,工作人員一邊安撫求助者情緒,一邊仔細了解記錄案情,隨后迅速將該起交通事故糾紛案按流程指派給道路交通事故行業調委會。最終,在該調委會的調解和公證處的見證下,這起交通事故賠償糾紛在縣綜治中心得到妥善解決。 “通過法治化路徑貫通調解、仲裁、訴訟、公證等全鏈條多元解紛服務,實現矛盾糾紛在綜治中心‘一站式’依法高效化解。”柘榮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縣綜治中心突出為民辦實事功能,整合多種資源為群眾提供“菜單式”選擇、實行“一條龍”服務。 柘榮縣通過三年社會治安數據分析,創新推出“開門五件事”工作機制(平安訴求受理、矛盾糾紛化解、公共法律服務、勞動權益保障、交通事故快處),在綜治中心集中公示并實行“一站式”閉環辦理。該中心自運行以來,累計服務群眾1500多人次,實現100%事項處置率,縣域呈現“活力足、秩序好、人心順”的良好局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