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⑥:游客自行購買保險,理賠范圍包括哪些? 律師解答 馮禮桉律師:登山活動中常見保險類型及理賠范圍各有不同:(1)意外傷害保險:賠償因意外導致的身故、傷殘、醫療費用;(2)高原疾病保險:賠付因高原反應等高源疾病引發的治療費用;(3)緊急救援保險:承擔救援費用、醫療轉運等開支。 需注意的是,保險合同通常對高風險活動有特殊約定,若游客未如實告知健康狀況、擅自改變行程或違反安全規定,可能觸發拒賠條款。建議游客在購買保險時仔細閱讀合同條款,明確承保范圍與免責事項,按需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確保意外發生時獲得有效保障。 律師提醒 如今,登山戶外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然而戶外登山具有一定風險性,對于景區與管理方而言,應從三方面強化風險防控,即:完善安全設施、優化警示標識、構建應急救援體系,確保游客及時獲取安全信息和救援支持;嚴格資質審查,對合作機構及人員開展資質核查,加強登山活動監管,保證服務安全和質量;運用科技手段,借助信息化平臺實時監測天氣、客流等數據,及時發布安全預警,確保安全的登山環境。 登山者及監護人需履行主體責任。作為登山者,應客觀評估自身身體狀況和登山能力,避免盲目挑戰高風險山峰;選擇具備合法資質的向導和服務機構,簽訂權責清晰的合同,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和理賠流程,購買足額保險并如實告知真實健康信息,提升風險應對能力。作為監護人,在未成年人參與戶外登山活動時,需全程陪同并履行監護職責,切勿忽視潛在風險。 普法后記 四姑娘山的不幸事件令人痛心,也為所有登山愛好者敲響警鐘。 登山本是人類探索自然、挑戰自我的勇氣之舉,但必須以充分的安全保障為前提。法律通過明確景區、服務機構、向導、游客及其監護人的責任邊界,構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護網。這張防護網,既是對生命安全的堅實守護,也是規范登山活動秩序的有力保障。唯有各方敬畏自然,嚴守規則,方能讓登山之旅成為值得銘記的珍貴體驗,而非追悔莫及的傷痛。愿這個悲劇能化作推動行業規范的力量,讓每一個對自然的向往,都能在責任的護航下安全抵達。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