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喝酒這事,古代文人沒少忽悠:一代梟雄曹操感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白居易湊近你,小聲問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一直在貶謫路上奔波的蘇東坡勸你,兄弟,要“詩酒趁年華”啊;屢試不第的羅隱一邊倒酒一邊吟誦:“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花間派詞人韋莊朗聲說道:“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就數高翥說得恐怖,“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文人和酒,便是這般相互奔赴、彼此成全。 無論源于傳統浸潤,還是當下世風所染,酒確乎貫穿了國人的生命軌跡。出生時喝滿月酒,結婚了喝喜宴酒,沖鋒前喝摔碗酒,結盟時喝歃血酒,打勝后有慶功酒,躺棺材了也得給鄉親們安排一場送行酒,反正就是喜也喝悲也喝、閑也喝忙也喝,有時甚至是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喝。酒品、酒量,竟也成了衡量人情世故與行事能力的標尺之一。 大學畢業剛工作時,社會酒風正盛,管理也沒那么嚴格,喝酒簡直成了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又喝”成了愛人懟我的口頭語。要命的是,如果每場不“放倒”一兩個,總感覺接待不熱情、陪伴不到位、氣氛不熱烈。再者,個人腦笨口拙,總覺得多喝幾杯才能表示情誼。于是,在“感情深,一口悶”“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你不喝我不喝,國家好酒往哪擱”段子的加持下,推杯換盞喝一圈,稱兄道弟碰幾下,氣氛高潮時再提壺來個“豪華杯”,酒量不行的我酒后抱著馬桶吐是常態,第二天更是頭疼欲裂、目光呆滯、渾身乏力,又一次發誓“再也不喝了!”。但,不出幾天,舊戲重演。 這一切,都在人到中年悄然變化。酒桌上是否“海量”的名號已不在意,飯局的熱鬧也失去吸引力,觥籌交錯間的喧囂,不再是釋放壓力的出口,反而成了疲憊的來源。飯局幾個月才有一次,即使喝酒也是點到為止;不愛在酒場“廝殺”,學會了巧妙拒絕和愛護彼此,而不會瞻前顧后擔心得罪人;更喜歡的是,在家獨自小酌,小菜兩碟,濁酒一杯,喝不喝看心情,喝多少沒壓力。 不知從何時起,漸漸愛上了品茶。鐵觀音、大紅袍、金駿眉、茉莉花茶、肉桂、水仙、正山小種、福鼎白茶……生活在產茶大省福建,為我這個小愛好提供了厚實的土壤。燒水、沖泡、品茗,最喜歡看茶葉在激流中上下翻飛、旋轉、舒展,如同被賦予了第二次生命。待到分茶入盞、舉杯近嗅,香氣鉆入肺腑,像是山野的清氣,像是陽光的暖意。輕啜一口,讓茶湯在舌尖稍作停留,感受那微苦之后的迅速回甘,細膩的層次感在口腔中層層鋪展,順喉而下,一股暖意隨之蔓延至四肢百骸。 待到愛好養成、略具品茶常識,工作之余的“閑茶”,成為社交時的主要“娛樂項目”。當案牘勞形的疲憊悄然爬上肩頭,當城市的喧囂在耳畔漸次模糊,心底便自然召喚起那一方小小的茶席。無需撥打電話,只要發幾條微信,一句“來一泡?”“喝茶去?”便足以聚攏三五好友。品茶時刻,天南海北的閑話自然是少不了的。或分享趣聞軼事,引來滿座哄堂;或傾訴生活瑣碎,得到會心頷首;更多時候,是伴著茶香氤氳的片刻沉默,只有茶湯吸入口時的“咻咻”聲,埋頭刷刷手機也不覺無禮,直至另一個話題聊起。茶湯續了一巡又一巡,話題換了一茬又一茬,時間仿佛被這溫熱的茶水泡軟了、拉長了。這“閑茶”,并不為解渴,實是靈魂得以小憩的綠洲,是熨帖心靈的一味清歡,如甘泉流響,如冬日暖陽。 喝酒與品茶,恰似這些年心境的變遷——年輕時追求“會須一飲三百杯”的酣暢,喝的是快意,是烈火烹油的少年夢;現在懂得“一碗喉吻潤”的余味才是真諦,品的是淡定,是文火慢燉的中年詩。 喝酒,酒瓶見底時青春已遠;品茶,茶壺續水處人生正暖。中年人的杯盞里,盛的不再是乙醇,而是時光沉淀后的自知與安寧,是歷盡千帆后的和解和從容。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