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福建省實驗閩劇院同名閩劇改編的戲曲電影《雙蝶扇》講述了一個曲折離奇的愛情故事:青梅竹馬的林夢卿與陳子霖,婚期在即,濃情蜜意凝于扇上雙蝶。然晴天霹靂,陳子霖身陷命案囹圄,林家父母狠心隱瞞真相,將毫不知情的夢卿易嫁富紳吳玉山。一夜“錯婚”,生米煮成熟飯。當真相撕裂清晨的寧靜,三個無辜的靈魂瞬間墜入深淵:林夢卿面對失身之辱與對陳子霖的刻骨深情,痛不欲生,幾度尋死;陳子霖身負冤屈,又突聞愛人他嫁,悲憤交加;而吳玉山,這個老實本分的鄉紳,滿懷憧憬迎娶佳偶,卻成為“奪人所愛”的尷尬存在,面對一個心屬他人、視己如寇仇的妻子,其委屈、不甘與善良本性激烈撕扯。 劇作的高妙,在于未將三人簡單置于善惡對立。吳玉山非但不是臉譜化的“惡紳”,其樸拙中的仁義更成為黑暗中的一束光。當他聽聞林夢卿與陳子霖獄中泣血相守、生死相許時,那份源自本心的悲憫最終戰勝了世俗的占有欲與顏面觀。他毅然寫下休書,斬斷名分,更做出驚人之舉—為情敵陳子霖呈狀鳴冤!這一筆,堪稱全劇神髓。吳玉山的“讓妻”,絕非懦弱退縮,而是基于對他人苦難深刻體認后,一種近乎宗教情懷的自我犧牲與道德超越。偉大的作品往往在“不可能”處拷問人性,《雙蝶扇》正是通過吳玉山這個角色,將中國傳統文化中“成人之美”的君子德行,在極端情境下推向了震撼人心的高度。 閩劇《雙蝶扇》不僅榮獲國家藝術基金滾動項目與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雙十”重點扶持劇目的殊榮,更以文華獎、曹禺劇本獎及雙“梅花獎”的璀璨光環,證明了其穿透舞臺與銀幕的永恒魅力。它講述的并非才子佳人的俗套傳奇,而是將林夢卿、陳子霖、吳玉山三人驟然拋入命運漩渦,逼迫他們在人生至暗時刻進行靈魂淬煉的倫理寓言—其核心,直指人性深處最灼熱的道德拷問與情感抉擇。《雙蝶扇》的戲劇張力,正是根植于這個精心構建的倫理絕境,把命運錯弦下的“三人行”,推向極致的倫理困境書寫。 林夢卿的塑造,則是《雙蝶扇》穿透時代的精神所在。她絕非傳統戲曲中被動承受命運擺布的弱女子。初聞噩耗,她的反應是激烈的自毀—以銀簪刺喉,這是對清白與愛情信仰崩塌的絕望抗爭。然而,當她發現自己懷上吳玉山骨肉時,一句石破天驚的唱詞“幡然震醒!奴厭世寧將一命殞,焉能罔顧腹中無辜嬰!”標志著她精神世界的劇烈蛻變。“姻緣有錯,腹嬰何辜?”—這八個字重若千鈞。她從個人情愛的悲慟中抬起頭,看到了一個更宏大、更不容推卸的責任:對新生命的敬畏。這種基于母性本能的“震醒”,是女性主體意識在巨大災難中的頑強覺醒。她選擇咽下苦果,忍受“錯婚”的持續煎熬,只為保全腹中那個“何辜”的生命。這份抉擇,超越了貞潔觀與愛情至上論的桎梏,閃耀著生命倫理的樸素光輝與堅韌力量。 當陳子霖冤情昭雪歸來,林夢卿面臨的抉擇更為殘酷。一邊是魂牽夢縈的舊愛與“雙蝶永不分飛”的誓言,一邊是十月懷胎、血脈相連的幼子。陳子霖與吳玉山,這兩個深愛她的男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成全”對方而自我放逐—陳子霖忍痛接受她孕育他人之子的事實,卻又因不愿拆散其母子天倫,最終選擇遠走京城另娶;吳玉山則攜子悄然離去,只為還她“清清爽爽做新娘”的可能。然而,這雙重的“成全”,卻將林夢卿置于更深重的孤獨與撕裂之中。劇終,她既未追隨陳子霖,亦未追趕吳玉山。她提筆回書,安頓好身邊仆從,獨自鎖上吳家大門,走向晨曦微露的村郊。這個開放式的結局,并非妥協,而是林夢卿在經歷煉獄般的洗禮后,真正完成了精神上的獨立—她不再依附于任何一個男人定義的歸宿,而是在對“二位兄長”的祝福中,在對“小嬌兒”的祈愿里,在對自身命運的坦然接納下,“效蛺蝶破繭,飛越幽暗……看人間翠綠再新”。這抹“翠綠”,是她親手掙來的新生。 作為戲曲電影,《雙蝶扇》的成功在于它精妙地把握了戲曲的寫意美學與電影的敘事特性。劇本提供的扎實文學基礎,為電影化呈現預留了豐富空間。開篇花叢雙蝶翩躚的意象,貫穿始終,成為愛情、命運乃至人物精神自由的絕妙隱喻。電影鏡頭放大了舞臺上細膩的表演—無論是林夢卿鏡中驚見吳玉山的駭然絕望,還是獄中隔柵相望時指尖顫抖的觸碰,或是陳子霖遠行船頭手握蝶扇的孤影,都將戲曲程式的情感濃度,通過特寫與景深調度,轉化為直擊心靈的銀幕語言。閩劇特有的唱腔韻味、十番音樂的喜慶與悲涼對比,在電影聲畫結合中更顯層次。 電影尤其擅長運用情境語言:春日村郊的明媚與獄中的陰森,冬日飄雪的清冷與渡口離別的蕭瑟,吳家宅院的封閉感與最終林夢卿走向開闊天地的鏡頭,都與人物的心境、命運的流轉緊密呼應。那些空鏡—馬鞍墻、飄雪、竹林、渡船—不僅是地域風物的展示,更成為無言的情感容器,承載著難以言說的哀愁與希望。 戲曲電影《雙蝶扇》的非凡之處,在于它超越了簡單的愛情悲劇或公案傳奇。它通過林夢卿、陳子霖、吳玉山三人在命運碾壓下的痛苦掙扎與艱難抉擇,深刻揭示了人在極端困境中可能迸發的人性光輝—吳玉山的“讓”是仁義的擔當,陳子霖的“離”是含淚的成全,而林夢卿的“生”與“立”,則是女性生命韌性與主體意識的壯麗凱歌。那把貫穿始終的“雙蝶扇”,最終不再是束縛愛情的契約憑證,而升華為一種象征:真正的“雙蝶”并非外在的形影不離,而是在各自穿越生命的幽暗隧道后,靈魂深處對善、對愛、對生命本身那份不滅的信仰與堅持。 當所有的戲劇沖突歸于平靜,林夢卿獨自走向晨光的背影,恰恰是對人性尊嚴與生命力量最有力的謳歌。這部根植于閩地文化沃土、綻放于舞臺與銀幕的藝術精品,以其深沉的倫理思辨、動人的人性刻畫和精湛的藝術呈現,確如破繭之蝶,在中國戲曲電影的星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璀璨光華。它告訴我們,即使在命運最深的不幸與苦痛中,人性的光亮,也足以刺破一切幽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