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的湖里區,廈門市公安局湖里分局法制隊指導員王志林有個響當當的名號——“法治工程師”。此名非虛名,而是對他深耕基層一線,以系統思維設計執法框架、以創新方法破解治理難題的生動注腳。從法學殿堂的深耕者,到基層派出所的辦案“頭狼”,再到分局法制隊的創新尖兵,這位“85后”警官以工程師般的嚴謹和創造力,在特區法治建設的前沿陣地,為執法規范化、治理現代化搭建起堅實而智慧的法治框架。 從理論藍圖到實戰系統 王志林的法治之路,始于7年系統法學教育的深厚積淀。在福州大學法學本科、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刑法學碩士的嚴謹訓練,為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埋下了“法貴必行”的信念種子。2017年,他請纓進駐廈門治安形勢最復雜、警情最繁重的禾山派出所,決心在最基礎的執法單元中,將理論知識鍛造成實踐的精鋼,轉化為維護公平正義的實用“構件”。 在禾山派出所,王志林從最基礎的接處警、案件辦理做起,每一步都力求“標準化施工”。調解糾紛,他精準援引法律條文,讓雙方心服口服;偵辦案件,他擅長構建嚴密的證據鏈條,讓真相無處遁形。這種將法學原理融入街頭巷尾的扎實作風,使他迅速成為業務標桿,被同事稱為“行走的法律詞典”,更獲評湖里分局戰狼系列象征最高戰力的“頭狼”稱號。 隨著職務從警員晉升至辦案隊指導員、隊長,王志林肩上的擔子日益加重。面對日均近百起的繁重警情,他深知效率源于機制。彼時,公安部推行“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改革。他敏銳洞察,新格局下,既要強化派出所“防”的功能,又絕不能削弱其作為戰斗實體的“戰”的鋒芒。他精心設計并推行“兩隊協同機制”,讓辦案隊與社區警務隊信息共享、基礎共筑;讓辦案隊與輔警隊力量互補、勤務聯動;讓辦案隊與分局業務大隊專業支撐、攻堅克難。三組協同如精密齒輪咬合,實現了“警情互補、案件互助、管理互促”的系統性提升。 王志林(右)與同事分析研判案情。 (唐光峰 攝) “機制的活力,最終在于人的素養?!鄙钪@一道理的王志林,針對基層民警任務繁重、系統性學習時間匱乏的普遍困境,創辦了“法制夜?!薄Un程直指實戰痛點:新頒布法律法規的精準解讀與實戰應用、典型執法問題的深度剖析與風險規避、疑難案件的專家會診與經驗分享……作為主講人,王志林開設的“接觸性詐騙認定”“敏感警情處置”等課程,內容翔實、操作性強。 2023年7月,禾山派出所年輕民警李肇霖運用在“法制夜?!彼鶎W的如何通過追蹤資金最終用途區分刑事詐騙與民事欺詐的關鍵方法,成功偵破一起涉案金額700余萬元的詐騙案,精準鎖定嫌疑人將贓款全部用于賭博的事實,成為定罪鐵證?!胺ㄖ埔剐!比缤蛔掷m運轉的“人才加工廠”,源源不斷地為基層輸送規范執法的專業力量。 從前沿監理到智慧監管 2024年調任分局法制隊,王志林有了更廣闊的“施工”平臺。他摒棄被動“質檢”,力推法制員“隨警而動、隨案作戰、隨訪評查”的主動服務模式,將“工程監理”前移至執法最前沿:重大警情同步介入,疑難案件并肩作戰。這種“案卷在哪,法制就在哪”的模式,顯著提升了執法質效。 在此基礎上,王志林更致力于將“前沿監理”升級為體系化監督,深度參與構建“分局案管中心+所隊案管室”兩級監管體系,編織起覆蓋全警種、貫穿全流程的監督網絡。其主導升級的“‘金鴷’執法前置預警監督平臺”,則是規范執法的智能中樞。案件錄入即啟動時限“倒計時”,超期自動預警,有效杜絕超期辦案;法制員在案件審核流轉中發現的任何執法瑕疵或風險點,可即時在平臺標注,并生成“問題清單”,系統自動跟蹤整改進度,形成嚴密閉環。這有效改變了以往監督滯后、整改脫節的狀態,將執法規范化要求像鋼筋一樣,嵌入每一起案件辦理流程的骨架中,實現了全流程、全要素、可追溯的“智慧監管”。 王志林(中)與同事分析執法規范化建設情況。 (唐光峰 攝) 2024年11月,禾山派出所辦理一起盜竊空調外機案,民警懷疑存在幕后操控,卻苦于無線索。王志林“隨案作戰”,敏銳捕捉到口供中“大哥”一詞,指導辦案民警緊盯贓物流向,最終通過循線深挖物流平臺記錄,成功鎖定教唆者畢某。 在辦理一起嫌疑人“零口供”詐騙案時,王志林帶隊提審,繞開口供迷霧,指導辦案民警主攻外圍證據,核查嫌疑人虛構的“關系能力”和異常資金流向,用鐵證徹底瓦解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線,鎖定詐騙事實。 針對接觸性詐騙定性模糊、故意傷害案件取證不易、黃賭案件辦理尺度難把握等長期困擾基層的執法“老大難”問題,王志林化身“標準化工程師”,開出精準藥方,編寫了20份極具針對性和操作性的《執法指引》。這些源于實踐的操作手冊,成為民警破題的利器。 今年4月,湖里派出所民警在辦理一起鄰居借款糾紛時,對案件定性猶豫不決,正是依據王志林主筆的《借貸型詐騙指引》,緊盯借款人虛構困難、資金盡數用于賭博且無償還能力等核心要素,最終確定詐騙性質,并成功批捕借款人。在王志林引領下,湖里分局的執法規范化建設成果豐碩,打擊質效和執法質量在全市持續領先,其“智慧工程”經驗獲省市推廣。 從個案化解到源頭治理 在王志林的法治藍圖中,法治的終極價值在于修復關系、重建信任。他將“執法為民”視為工程基石,善用法治思維化解陳年積案。 今年3月,面對司機趙師傅投訴某中介“套路運”、虛假宣傳及違規放貸的復雜案件,王志林逐項核查、依法清晰答復,并協調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推動對涉事中介經營行為的規范與整治,回應了當事人趙師傅的核心關切與合理訴求,促成這起復雜案件的實質性化解。 今年5月,王志林接手一起困擾禾山派出所3年的積案:燒烤店主小張(化名)與保安沖突致骨折,由于證據鏈斷裂,難以認定嫌疑人構成故意傷害罪,案件陷入僵局。王志林從細微之處著手,深入梳理歷年卷宗材料。他力主技術攻關,主動對接技術部門,運用現代視頻恢復手段,完整復原現場核心視頻,最終鎖定關鍵證據,扭轉案件定性。隨后,他遠赴云南,向小張出示鐵證并耐心釋法,解開了小張3年的心結,并簽下停訪息訴單,案件終獲公正判決。 矛盾化解的治本之策,在于以法治思維筑牢前端防線。王志林堅持“以法為綱、以調為橋”的工作理念,既從執法規范化層面梳理矛盾成因,用法律標尺為基層辦案劃定“紅線”;又深耕“法治釋疑”環節,將晦澀法條轉化為群眾聽得懂的“明白話”,從源頭減少因法律認知偏差引發的矛盾升級。這種“規范執法防風險、法治教育解心結”的雙向發力模式,讓他主導化解的多起陳年積案全部實現“事心雙解”,相關經驗獲得公安部、省公安廳和市公安局的高度肯定。 在湖里分局法制隊的辦公室里,王志林案頭堆疊著待審的案卷與法律文獻。電腦屏幕上,“金鴷”平臺的預警無聲躍動。從一線“頭狼”到分局的“法治工程師”,角色在變,崗位在變,但那份以法治為藍圖、以創新為工具、以民心為標尺的工程師匠心,始終如一。他在特區法治建設的最前沿,持續構筑著通向良法善治的法治通途,這,是一項永不停歇的工程!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