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21日訊 “過了這么多年,你們怎么還能找到我?”近日,犯罪嫌疑人王某面對突然出現的石獅市公安局民警驚呼道。王某是1996年12月一起搶劫殺害摩的司機案的犯罪嫌疑人。 1996年12月22日晚,在石獅市一工地內一名摩的司機離奇身亡。石獅警方經初步偵查,斷定這是一起搶劫殺人案,可由于受到當時現場條件和技術限制,在進行大量摸排和偵查后,仍沒有找到更好的線索,案件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雖然如此,但石獅警方始終沒有放棄追查,案件的轉機終于在今年4月出現。 今年4月,石獅市公安局DNA實驗室法醫(yī)物證檢驗民警黃以鵬在物證保管室梳理歷年命案積案時,一件破舊的西裝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正是“1996·12·22”車工被害案留下的一件物證。“我和同事經過推理研判,覺得這起命案留下的物證具有再檢驗的可能。” 黃以鵬告訴記者,擺在他面前的困難是:這件西裝是該案僅有的物證,而且距離案發(fā)已經過去24年之久了,所能呈現的“信息”已經十分微弱,或者說幾乎為零,檢驗難度可想而知。從陳舊物證提取DNA在法醫(yī)物證學上一直是一道技術難題,提取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案件的偵破。面對此案,他的壓力和動力并存。?? 做事謹慎的黃以鵬先是嘗試性地用常規(guī)手段進行檢驗,和預料的情況一樣,從物證上提取的樣本質量極差,根本讀不出完整有效的信息,實驗室陷入一陣沉默,同事們失望的表情溢于言表。 “輕易放棄就太可惜了,我們換個思路試試。”黃以鵬給實驗室的同事們打氣。他腦海里也閃現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單個提取樣本讀不出完整有效信息,那把物證剩下的樣本盡可能地集中起來檢驗,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同事贊同他的建議,在他帶領下,實驗室又重新恢復了以往的忙碌。 雖然說樣本集中檢驗是一個可能可行的方案,但卻也是一項十分考驗檢驗人員能力和經驗的技術活,如果樣本的量不夠,不僅會重蹈之前的失敗,還會消耗本來就所剩無幾的物證樣本;如果量太大,又容易導致檢驗結果出錯,無異于又增加了工作難度。 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他把自己關在密閉的實驗室內,反復分析前期大量檢驗數據,一次又一次模擬當時案發(fā)過程,對著發(fā)出惡臭的陳舊物證不斷論證、提取,一遍,二遍,三遍,四遍.………… 在第四天夜里,實驗室里傳出一陣歡呼雀躍的聲音,黃以鵬終于成功提取到了嫌疑人完整有效的DNA數據。在他的連夜比對下,成功比中了長春男子王某。在這條線索指引下,辦案民警迅速布控追查王某行蹤。近日,奔赴廣西將嫌疑人抓獲歸案,這起沉積24年的搶劫殺人案件最終得以告破。 “我的任務就是讓那些隱藏的證據‘說話’,給受害人家屬一個交代。但其實我是面臨很大壓力的,一旦結果沒做好,以后要再破這起案件就更難了。”黃以鵬笑著說,“幸運的是,辛苦沒有白費。” (本報記者 葉華南 通訊員 王偉斌)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