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季節的腳步多么遲緩,福州真正意義上的秋天終于還是來了。 天氣仿佛一下子就涼了下來,收拾空調被,打開櫥柜的一瞬,首先映入眼簾的,竟是父母給我的兩床厚厚的棉被。 這是20年前父母給我的嫁妝。8斤重的棉被,在這座充滿暖冬氣息的南方城市,我蓋在身上,感到著實有些厚重,而且暖和得讓人發汗。20年的時間,這件母親為我精心準備的嫁妝,我卻只在結婚那年使用過一次,就束之高閣了。 故鄉在鄂北鄉村,冬季嚴寒料峭,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別適宜棉花生長。陽春三月,家家戶戶都要在平整的稻場上做育棉種的營養缽。父親那時在外地工作,瘦弱的母親,雙手握著長長的制缽器,蓄滿土,懸著缽體單腳去踩。如此單調的體力勞動,枯燥乏味且易讓人疲憊不堪。幾千個營養缽制作完成,我感覺母親不單單靠的是體力,更多的是依靠堅強的意志。 播種時節,母親一只胳膊挽著裝有棉種的竹籃,另一只手不停地依次向營養缽里放幾粒棉籽。盡管已經彎著腰,每丟一次棉籽,母親都要低一下頭,幾千個營養缽,母親要低幾千次頭。低頭、抬頭,循環反復,母親的脖子如上了發條,機械地運動著。 棉苗破土了,移苗是辛苦活。幾千只營養缽,母親一個人,用特制的營養缽畚箕放著,挑到棉田里。連缽帶苗,一個個移栽到耕耙好的棉田里,再澆一遍水,棉苗就栽種好了。 除了移苗,種植棉花,又有哪一道工序不辛苦呢? 夏天是棉花的生長旺期,一遍遍松土,一遍遍鋤草,一遍遍整枝,還要防蟲、施肥、整墑…………母親一直忙到棉花開花結桃吐絮。每一株棉花的葉子上,每一片炸開的棉花瓣上,都有母親灑下的汗水。 秋天,棉桃開始吐絮。炸開的棉花,雪白如云朵,一行行開在棉田里,也開在母親帶著笑意的臉上。這一行行炸開的棉花,是母親用單薄的身體,在土地上寫下的最深情的詩行。 清晨,天剛麻麻亮,母親就起床了,來不及吃飯,急急忙忙地趕往棉田。摘棉花要趁早,這時太陽剛剛爬出地平線,一些干枯的棉葉被露水洇濕,不會沾在棉花瓣上。而正午,太陽毒辣,枯棉葉因炙烤得焦脆,碎裂后沾在棉花瓣上,不易摘干凈。母親腰間圍著碩大的棉花包,雙手在棉枝上不停地上下飛舞。瘦弱的母親,她在棉田里,有時看到的是她黑色的頭頂,有時看到的是一頂移動的草帽。 摘下的棉花曬干了,父親利用輪休的時間,用板車運到鎮上的棉花收購站,換回我們的學費和生活費。 后來,我離開故鄉漂泊到南方。結婚那年,父親給我寫信:閨女啊,我知道你是個好女兒,可是爸媽對不起你,不能因為來參加你的婚禮,而花掉你兩個弟弟的生活費。我和你媽商量,給你郵寄兩床棉被吧!可以想象,一向樂觀堅強的父親,因為經濟窘迫不能來參加女兒的婚禮,該是多么痛苦。那一年,父親下崗,兩個弟弟都在外省求學。那封信,連同父親在世時寫給我的100多封書信一起,被我鎖進抽屜里,不忍翻閱。 半個月后,我收到郵局的包裹單。取回了那兩床棉被,拆開編織袋,厚厚的棉被如彈簧般彈開,攤在床上。密密的紗線里,雪白雪白的棉絮,面子上有用染色的紅棉絨繪制的雙“喜”字,我的眼淚頓時如決堤的河水,奔涌而出。我仿佛看見千里之外,忙碌了一天的母親坐在燈下挑選棉花。那一瓣瓣棉花,每一瓣都帶著她對女兒的祝福和愛意。我伸出雙手撫摸著柔軟的棉絮,似乎觸到了母親的手溫。 20年來,被我收起的棉被,有幾次想送到棉花店重拆彈薄,但最終還是不忍心破壞。每年三伏天,我都會把被子抱到陽臺上,在烈日下攤曬,然后打包,精心收起。 關于母親的棉田,關于故鄉的棉花,已深深烙在我的記憶里。而父母給我郵寄的兩床棉被,一直陪伴著我,溫暖著我的一生。 (趙玉明)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