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年前,他因生活摩擦,用炸藥把工友炸傷后潛逃;23年后,民警偽裝成買蜂人將他智捕。被抓后,他說———— “丟下那顆炸彈后,我后悔了…………” “嫌疑人楊某山被抓獲了!”接到廈門集美警方刑偵大隊警官的電話時,小王正在做著一份零活。23年前的一場爆炸中,小王失去了一條腿,那時的他不到20歲。 近日,廈門市集美警方破獲了一起23年前發生在海滄的爆炸案,抓獲了潛逃23年的犯罪嫌疑人楊某山。 嫌疑人接受審訊 因生活摩擦 他把炸藥扔向工友床上并引爆 1997年5月27日凌晨3時許,濃墨一樣的夜開始稀釋,再過兩個小時天就要亮了。這個時候,人們睡得最沉。 在海滄區新村一石子廠,工人楊某山覺得是時候了。他拿出了從石子廠偷來的一條雷管,掏空了里面的“硝”,他覺得這樣可以把引爆的時間拖得更長,給自己爭取時間逃跑。 小王和其他3名工人在工棚睡得正沉。楊某山跑到工棚外的窗戶前,將炸藥朝小王的床上扔了過去。 十幾秒后,“砰”的一聲巨響,炸藥在小王的床上爆炸了。當時在工棚內休息的4個工友均不同程度受傷。而距離爆炸點最近的小王受傷最嚴重,雙足多處損傷,小腿經治療無效后高位截肢。 扔完炸彈后,楊某山越過山頭,從海滄某碼頭乘船,再輾轉換乘大巴去泉州,在山里找了一份養牛的工作。他隱姓埋名生活,不敢回家,在山里一躲就是6年。 而小王腿部傷殘后,便難以找到正式的工作,多年來只能一直靠著親戚救濟和低保生活。 案發那年,楊某山21歲,他和未滿20歲的小王同在一個石子廠做臨時工。倆人因為生活習慣不同,產生小摩擦,繼而矛盾升級,沖動的楊某山選擇了極端的方式報復小王,最后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追捕未曾停止 案發21年后發現嫌疑人蹤跡 爆炸案發生后,集美警方迅速前往現場展開調查。經過縝密勘查,民警發現無故離開的楊某山有重大嫌疑。此外,民警在楊某山居住的房間里,找到了一根遺留的引線以及一張破損的銀行匯款單,由此確認了楊某山的身份。 警方立即展開全面追捕。民警查到楊某山的戶籍在重慶,便趕往重慶,卻得知楊某山未曾回過家,也未曾與家里人聯系。 嫌疑人接受審訊 受限于當時的偵查條件,民警始終未能發現楊某山的蹤跡。案發后,楊某山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銷聲匿跡。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雖然部門調整、人員變動,辦案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但集美警方始終沒有放棄,這起積案就像一根針一樣扎在辦案民警的心里。 2018年,民警發現楊某山的身份證在泉州使用過。民警根據蹤跡,趕到泉州,卻只能得知使用身份證的地點在一個雜亂的城中村內,仍然無法確定楊某山的具體位置,抓捕再次中斷。 直到最近,集美警方通過技術手段,查到了楊某山的電話號碼,確定了楊某山女朋友工作的工廠,便決定立刻奔赴泉州實施抓捕。 蹲守展開抓捕 民警假意買蜂智捕嫌疑人 10月14日12時,在泉州某工廠門外,民警一早就在這里蹲守。他們從這里跟上了楊某山的女朋友,跟隨她找到了楊某山的住處————某工廠對面的城中村內。 之后,民警在楊某山的住處等待了近3個小時,仍不見楊某山蹤影。民警開始著急起來,如果不盡快將楊某山抓到,抓捕就仍可能存在變數。 民警小何搜索楊某山的微信,想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信息。看到楊某山個性簽名那一欄寫著:“純野生蜂蜜,我的真誠,持之以恒 。”小何突然靈光一現:“能不能假裝買蜂蜜,讓楊某山主動現身?” 得到領導的支持后,民警按照計劃,電話聯系楊某山。 “你好,我想買25公斤蜂蜜,著急用。” “25公斤啊,今天沒有這么多。” “那蜂蛹呢,我今天就要,比較急。” 楊某山很快答道:“蜂蛹可以,晚上可以帶你去現場看。”之后,民警加上了楊某山的微信,約定一起到楊某山的工廠去看蜂蛹。 民警偽裝買蜂人與嫌疑人對話 民警按照約定,去楊某山的工廠等他下班。在工廠門口,民警看到穿著紫色短袖的楊某山,匆匆向他們走來。“靠近了,抓!”楊某山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民警控制住了。“你們干什么!”楊某山還想掙扎。民警大喊了一聲:“我是廈門公安局的!”聽到這句話,楊某山將頭低了下去,默不作聲。 經突審,楊某山如實交代了自己投放炸藥傷人的事實。聽到小王在這次爆炸中失去了一條腿,多年來無法正常生活時,楊某山沉思了一會兒,說:“丟下那顆炸彈后,我后悔了…………該怎么處理,我都認了。” 目前,楊某山已被集美警方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本報記者 余晶)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