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山間林地里一株株被伐,或是自然死亡留下的松樹兜,我總感覺特親切。這是有其原因的。自打讀書起,我上學的費用幾乎靠它,靠家里人上山挖這兜,每百斤從2元到后來的5元,賣給提煉松節油的“烏油廠”。當然,還有一個繞不開的情愫是,我童年的唯一一位年齡相仿的好伙伴,小名就叫“松樹兜”。 村里娃幾乎都有小名,說土些就是都有綽號。叫我這伙伴為“松樹兜”,是因為他長得笨頭笨腦,木訥,加上在村中私塾上復式班小學時老留級,鄉親們就把他和山里那一株株腐朽笨重的松樹兜扯上了關系。不過即便是綽號,在鄉親們樸實親切的叫喚聲中,一點也不產生歧義。我在外地求學時,“松樹兜”經常給我寫信,他在信中也都直呼我的小名。我圖方便,信內還給他親昵地來了個“兜兜”的簡稱。 兜兜是他母親在不惑之年產下的,吃母乳到9歲,其精神受到過刺激的母親,對他寸步不離,實在擠不出奶水了才舍得把他放下懷。在村中私塾上學時,兜兜在祖厝教室上課,其母便坐在厝門偏房的石坎上等候下課和放學時分。四年級要到十里外的主村才能上,其母親無論如何也不愿讓兜兜去讀,理由很簡單:“讀不讀書,都不會餓肚子,不必找麻煩。” 不喜歡給人打招呼,沒有朋友,30歲了還沒找老婆…………這一切順理成章地讓兜兜給眾多鄉親留下“笨如樹兜”的印象。而自小和他一起長大的我,一點不覺得他笨,相反倒是優點多多:他膽忒大,心細,記得我讀初中那時起,他便開始絞盡腦汁擺脫其母的看管,經常帶我上山采紅菇,采拐棗、木通果等;他記性好,無論打牌,還是下軍旗、象棋,他和我這個“三好生”均相差不離………… 我到縣城工作后,每年春節回家,第一個去拜訪的便是兜兜。看到我,平日里不善言辭的他,立即變了個人似的,成了話癆。他倒是很少進城。有一年中午下班,路過三華橋頭的老汽車站時,我聽到有人叫我,聲音特熟。回頭一看,烈日下站著提著蛇皮袋的兜兜! 我激動地走過去,擂他一拳:“你怎么不講老家話,怎么不叫我小名,你喊我書名,我感覺怪怪的。”他咧開嘴,呵呵呵,笑個不停:“你是拿工資的干部,在這城里叫小名不好的。” 那天,在我的執意勸說下,兜兜到我家吃了一餐午飯。可不知怎么的,兜兜總沒有我到他家時那么隨便,不問不答,很是拘謹。一吃完午飯,稍不留神,就不見了他身影。約莫過了二三十分鐘,我還沒從納悶間緩過神,門被急促地敲響。是兜兜,他提著一袋水果進來:“哎呀,剛才,連點心也沒捎。”看著沉甸甸的水果,里面還有兜兜連名字都說不出的榴蓮。我說,你吃份快餐也不用花買這一半水果的錢呀,來我家怎么能這么破費呢?兜兜一個勁地搖頭說,一點心意,一點心意。 沒有午休,兜兜就要走。知道挽留不住,深知他平日里喜歡喝點小酒,特意提幾瓶送他。兜兜見推脫不了,也不讓我送,小跑著一步三回頭地說謝謝。默默注視著他遠去,消失在街頭熙熙攘攘的人流車流中,我依舊朝著車站的方向看,心里一陣莫名的酸楚。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