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在我初到高速警營時,翻看大隊民警花名冊,“程依壽”這個名字赫然在目,怎么一直沒見到他? 從同事的口中得知,他是一名軍轉干部,受組織選派去龍巖上杭縣涂坑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了。“組織算是選對人了,他是一個實干的人,比較‘接地氣’,在農村能夠做一些實事。”同事還告訴我,“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很能和大家打成一片,幾句話下來他準能把你逗樂。” 我的心中充滿了好奇:他是個怎樣的人? (二) 今年4月,依壽同志結束了三年多的駐村工作,正式返崗,我也終于有機會見著他。 還記得我們初次見面的情景:工作間隙,一個陌生的面龐突然出現在我的辦公室。黝黑的皮膚,寬厚的肩背,精神的寸頭,滿臉憨笑…………要不是那身警服,我還以為他是周邊村莊上的“農民”。 辦公室的同事快步迎了上去,“依壽,你終于回來了,歡迎歡迎。”同事的高分貝,把同樓層的同事們都吸引過來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爭相和他打著招呼。 “兄弟姐妹們,我想死你們了!”在大家的簇擁之下,依壽用一句經典臺詞把大家都給逗樂了,而他的憨笑也更加燦爛了。 “你駐村三年,怎么曬得比高速交警還要黑?” “在高速是風里雨里,在村里是田間地頭,我這叫本色出演!” “一別三年,體形沒走樣,這身警服還是挺合身的嘛!” “我這叫初心不改!” ………… 他剛剛回歸,自然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只是感覺他的到來,的確讓大家多了許多樂子。 而他那標志性的憨笑和幽默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那以后,他也成了我口中的“壽哥”。 (三) 我真正認識他,還是在大隊的一次全警大會上。按照支部組織生活安排,由他和大家分享他的駐村經歷。 他在臺上講得真切,我們在臺下聽得認真。他用最質樸的語言,把大家帶入了他參與的鄉村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場戰役之中。他就像一面旗幟,在農村最基層的戰斗堡壘上高高飄揚………… 然而,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他如何在村里快速打開工作局面的一件事。 從高速交警到駐村書記,這個跨度著實有點大。在出征前,壽哥是有充分心理準備的,他知道肯定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困難來得這么快!進村第一天,村民就給他送了個“見面禮”,而且還是和高速公路悉悉相關。 原來,村里在建的安置小區剛剛動工,但因項目選址距離高速公路太近,與有關部門產生了產權糾紛,而被迫停工。眼看這個涉及10余戶貧困戶易地安置的民生工程就此擱淺,當地村干們都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和自己的本職崗位是那樣接近,壽哥一下來了干勁。他充分發揮自身人熟、情況熟的優勢,立刻協調省高速公路公司指揮部,詳細研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精神,對安置小區與高速公路防護界線的距離進行實地測量,發現實際距離完全符合要求。壽哥馬上找到相關職能部門,宣講法律政策,擺出事實根據。在他的主導之下,該安置小區建設項目得以順利復工。 進村第一天,壽哥就幫助村里解決了煩心事,他也一下子從村民眼中的“外來戶”變成了村里的“主心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又打出一套套的“組合拳”:摸清吃透村情民意、實行村財村務公開、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籌措幫扶專項資金、上馬系列民生項目、帶動村民脫貧增收…………壽哥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分量十足的駐村答卷,也擦亮了“駐村第一書記”這面金字招牌。 (四) 駐村的成績屬于過去。壽哥重新整理心情、換上警服,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高速警營,回到了曾經戰斗的基層中隊。 畢竟是離開三年,高速交管業務變得有些陌生了。不論是形勢任務、還是工作節奏,壽哥又一次要重新適應。 由于工作原因,我和他的接觸漸漸多了,能夠感受到他暗地里在發狠努力。 按照中隊的日常勤務安排,他選擇從最基礎的路面巡邏、安全布控,到熟悉法條、查糾違法,再到接處警情,事故認定,他把生疏了的交管業務又一點一點撿了回來。通過大隊工作微信群,我感受到他扎實細致的工作作風:但凡是他有參與的勤務,他都使用“水印相機”軟件一一拍照標注留存;但凡是他接處的事故警情,他都一一記錄下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實經過、責任認定。在我看來,這些工作記錄都可以堪稱高速交警基礎工作臺賬的范本。 記得一天晚間,我和隊部同事突然造訪他的中隊駐地,見他正在專注地伏案工作。湊近一看,他正在繪制“中隊‘減量控大’工作分工一覽表”。問及原因,他得意地告訴我,“這在部隊叫作‘掛圖作戰,按表推進’,既突出了工作重點,又體現了分工協作,非常能夠錘煉隊伍的戰斗力。” 事后,隨行的一位同事————和壽哥一樣————也是軍轉干部,告訴了我一個關于壽哥的秘密:“我和依壽曾經同一個寢室,他的部隊作風保持得極好。至今,他床上的被褥還是非常的整潔,床頭始終都會擺放著值班表和工作安排表。”我想,這代表了同事和昔日戰友對壽哥最中肯的評價。 (五) 一次閑聊的工夫,他又把大家給逗樂了:“其實,當一名高速交警挺好,天天都在旅游。” “怎么個好法?”我們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 他露出那標志性的憨笑,解釋道,“巡邏就好比是自駕游,沿途滿是風景;宿舍就好比是住民宿,家里住幾天,再到民宿住幾天, 隔三差五地換地住,不也是挺新鮮的嗎?” 細細品味他的這番話,里面有高速交警的清苦,有他對工作的執著熱愛,還有他苦中作樂的心境。 我想,這就是壽哥的可愛,可敬之處! (何濤 作者單位:福建省公安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