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彈好“三重奏” 唱響“奮進曲” ————南平市司法局掀起“深學廖俊波 ‘三爭’作表率”實踐活動熱潮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5日訊 為貫徹落實省委、市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要求,今年以來,南平市司法局深入開展“深學廖俊波,‘三爭’作表率”實踐活動,積極推進黨建與司法行政工作有機融合,著力鍛造政治過硬、思想過硬、組織過硬、紀律過硬、能力過硬、服務過硬的司法行政機關,為南平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學俊波堅定信仰 把握思想“主旋律” 學習廖俊波,堅定“初心一諾鑄忠誠”的理想信念。該局從廖俊波先進事跡中汲取前進力量,深化閩北特色黨建品牌,切實把上級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司法行政工作生動實踐。 嚴格執行“首題必政治”,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等納入黨組專題學習內容。召開黨組會議11次、開展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5期,組織局黨組成員參觀政和縣廖俊波先進事跡館。深入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一月一主題”及“深學廖俊波 ‘三爭’作表率”實踐活動,將重點項目推進情況納入科室和個人評先評優。系統推進規范、標準、過硬黨支部創建,各支部累計開展組織生活會3場次、主題黨日活動15場次。 嚴格落實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以及司法行政干警“八小時以外”監督管理等規定,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委、市委實施辦法。開展警示學習教育活動9場次,組織談心談話200多人次。扎實落實市委巡察以及市委政法委開展的政治督察和紀律作風巡查整改,已全部完成53個反饋問題125條整改任務。 常態化開展“一學三比”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持續舉辦“云谷大講堂”、科長講堂和“3+2”微課堂,開展各類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12場次。持續深化文明創建,組織12批次150多人次參與志愿活動。積極加強英模宣傳培育,全系統榮獲全國、全省先進集體4個,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稱號8人;完成20名科級干部職務職級任免和平級交流,不斷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學俊波一心為民 彈好人民“協奏曲” 學習廖俊波,踐行“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該局精準把脈群眾多元化法治需求,開拓思路,靶向發力,優化服務,持續打造南平特色法治品牌,有效提升全市公民法治素養。 在全省率先推出婚姻狀況、無犯罪記錄公證事項“自助辦”,制定婚姻狀況、無犯罪記錄公證“一件事”套餐服務規程。“不動產+公證”被列為南平市2023年度“一件事”套餐,推動部分公證事項融入政務自助服務。暢通“南平市掌上12348”等線上法律援助申請途徑,不斷完善法律援助申請受理異地協作機制。實現行政許可事項“一趟不用跑”占比100%,“即辦件”占比83%,持續助力打造“便利南平”。 緊盯人民群眾法治需求,持續深化“1121”精準普法機制,打造“宋慈說法”系列微動漫、“黨校和中小學模擬法庭”和“法治大講堂”等市級法治文化陣地。召開全市法治陣地建設現場會,示范引領、以點帶面,放大效果。積極培育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如政和“蒲公英+廊橋”普法陣地、邵武廉潔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武夷山“景區門票+普法”場景、浦城喜馬拉雅有聲普法平臺等。依托詹紅荔“百合花開”馨課堂和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平臺,打造“雙花并進”普法品牌。 深入開展“鄉村振興,法治同行”活動,深化圓夢村“1335”鄉村治理實踐,積極推進順昌《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協理員管理導則》標準化試點工作。持續推動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培育并建檔“法律明白人”9279名。順昌縣公共法律服務標準化(國家級)試點項目通過評估驗收;《閩北創新打造新時代“148”為民服務品牌》參選“2023法治獲得感典型案例”,已完成中國網展示。 學俊波真抓實干 奏響實踐“進行曲” 學習廖俊波,弘揚“能到現場就不在會場”的擔當精神。該局結合大興調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堅守黨性原則,聽真話察實情,解困難辦實事,確保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取得新成效。 印發《關于完善提升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升措施13項,梳理自查清單12條。部署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組織對7個重點領域的140份行政處罰案卷進行集中評查。重新梳理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目錄792項,更新15家市直單位公布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431項。持續深化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制定行政執法業務培訓計劃和方案,全市530多名執法人員完成輪訓。 印發《南平市司法行政系統服務市委“五增”目標10條措施的通知》,明確各環節職責任務,全力服務保障中心工作。推動市、縣、鄉三級604個黨政機關提前完成法律顧問100%配備,為黨政機關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水平提供專業人才保障。持續開展“百所聯百會”活動,全市工商聯及所屬商會的112家企業與61家律師事務所完成結對,組織律師445人次為611家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活動。 深入推進排調分離、三級同補等工作機制,重點加強對人民調解組織、調解員精準化管理。截至目前,配備鄉鎮(街道)專職調解員304名、村居專職調解員485名。持續加強行政調解組織建設,建立行政調解組織129個,其中10個重點部門實現全覆蓋。探索總結建陽“網格楓橋”,該機制被省司法廳轉發學習推廣。全市人民調解組織調解矛盾糾紛13169件,調解成功率98%。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范文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