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店,是一個地名,隸屬福建省武平縣,隱伏在閩西的崇山峻嶺中。全鎮人口僅一萬多,在一般的地圖上,難以找到她的蹤跡。然而,這是一個革命老區,當年,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湘店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執著地投身壯麗的事業。前輩先烈的鮮血,染紅了這片偏僻的紅土地。這里,走出了共和國開國上將、新中國空軍之父劉亞樓。 湘店是我的故鄉。無論是在外當兵,還是工作,我無數次在夢中回到闊別已久的湘店,那魂牽夢繞的故土上的人和事,一次次地把一種特有的力量,貫注到我的身上。 歷史,是條澎湃的河流。當我們的思緒溯流而上,就會聽到亮麗壯烈的歌,從歲月深處清晰地傳來。湘洋、堯山、店下、湘湖、七里…………曾幾何時,這些分布在湘店區域內的小小村落,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奉獻出了多少豪情壯志和親生兒女。劉亞樓就是湘店人民的杰出代表。 劉亞樓,是湘店鎮湘洋村一戶普通人家的兒子。作為一名在戰場上橫刀躍馬、出生入死、功勛卓著的共和國將軍,劉亞樓始終是湘店人民心中的驕傲。在很小的時候,我就無數次地聽長輩們講述他的傳奇故事:在堯山村梁德夫祠堂里開辦崇德學校,傳授民主科學知識和革命理想;在店下村開小貨店進行秘密地下革命活動;組織鐵血團打土豪、分田地;帶領家鄉年輕子弟義無反顧地加入紅軍隊伍,從這里踏上烽火連天的革命征程。 梁德夫祠堂距我家祖屋只有三五十米遠,自從知道了劉亞樓將軍的事跡后,我便常常一個人來到這座已經有四百多年歷史的祠堂,遙想劉亞樓當年在講臺上慷慨陳詞、講古論今、傳播革命理念的矯健的身影,仿佛聽到了村民們用山歌調高唱的激昂的歌聲,看到了他們手持長矛標槍習武練兵的場景。 上中學后,我驚喜地發現,湘店中學緊鄰著劉亞樓故居。那時,劉將軍的養父劉德香已經是百歲高齡,卻時常拄著拐杖在小街上行走。而劉將軍的弟弟劉亞東,一輩子在這個叫月形下的自然村里生活、務農。于是,我們一幫同學常常到他家里,聽劉亞東爺爺講述他哥哥劉亞樓的故事。在他家里有兩本大相冊,是劉將軍幾十年革命歷程中留下的珍貴身影。而屋廳正中掛著劉將軍的大幅相片,也讓我們時常駐足,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傳說中的劉亞樓的高大形象清晰地出現在眼前,令我們年幼的心被深深震撼。在那一刻,我們對幾十年前發生的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似乎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一股豪氣,從我們心中驟然升起。 我的湘店,我的家鄉。你曾把一批批年輕的后生,交給背大刀扛梭標的紅軍隊伍,養育出像劉亞樓這樣杰出的風云人物。而那些和劉將軍一起走出大山、投身革命的子弟,絕大多數再也沒能回到故土。解放后,據有關史料統計,在紅軍長征中犧牲的湘店籍烈士就有七八十位,他們有的獻身于湘江血戰,有的長眠在雪山、草地。浩浩長風,將他們的熱血,吹向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祖國和人民,會永遠牢記他們的功績和付出的犧牲。 2023年,劉亞樓將軍誕辰113周年。將軍的故鄉,空軍主題小鎮早已建設成型,將軍故居修繕一新,游人如織;戰機昂立的公園花團錦簇,生機勃勃。回首將軍走過的崢嶸歲月,就如置身于歷史湍急的河流中。革命前輩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人們奮發前進。血雨腥風的苦難歲月遠去了,而歷史投向現實大地的影子,永遠不會消失。聆聽歷史的回聲,我們的眼前,翻騰著新時代的風云。故土魂,英雄魂,交織出燦爛的霞光,那是光明的前程,令我們勇往直前,不斷地追求和前進。 (梁德榮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檢察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