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潤閩浙邊 共譜“和諧曲” ————寧德市司法行政系統搭建“三大平臺”促進閩浙邊界法治鄉村走廊創建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12日訊 普法宣傳,吸納從事“嘭嘭鼓”、布袋木偶戲的民間藝人加入“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隊伍;糾紛化解,打出“海上楓橋”“陸上楓橋”“山海楓橋”組合拳;黨建融合,以“紅色基因”“寧溫特色”等元素貫穿邊界法治鄉村走廊建設全過程………… 近年來,寧德市司法局高站位啟動實施“八五”普法規劃,以“一地一品牌”為抓手,通過搭建“普法聯手、糾紛聯調、紅色聯合”三大平臺,促進閩浙邊界法治鄉村走廊創建工作,為兩省六地的平安邊界鄉村、法治邊界鄉村建設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打造“普法聯手”平臺 促進邊界宣傳大融合 作為“福建北大門”的福鼎市地處閩浙邊界,與浙江省泰順縣、蒼南縣相毗鄰,兩地毗鄰地區人文相近、群眾交往活動頻繁,因受行政區域劃分限制,兩地經濟社會政策不盡相同,發展模式存在差異,群眾對于法律需求側重點也不一致。 寧德市司法局推動地處閩浙邊界的福鼎市司法局疊石司法所、貫嶺司法所、管陽司法所搭建閩浙邊界多部門普法聯手平臺,促進邊界法治宣傳大融合,創新普法模式,提升普法實效性,有力滿足毗鄰地區群眾不同的法律需求。 掛橫幅、擺桌子、發傳單…………4月13日,疊石司法所、貫嶺司法所、管陽司法所聯合浙江省泰順縣彭溪司法所、雅陽司法所、仕陽司法所在閩浙邊界村疊石鄉茭陽村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向群眾宣傳講解涉及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并有針對性地結合茭陽村現狀,將群眾最關心的婚姻家庭、鄰里糾紛、債務糾紛等法律疑惑進行解讀。 邊界鄉村每年都舉辦各具特色和時間節點的法治文化活動,寧德市司法行政機關以此為切入點,吸納當地從事“嘭嘭鼓”、布袋木偶戲的民間藝人加入“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隊伍,以民俗經典文藝形式深入邊界鄉村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深受邊界群眾的喜愛。 福鼎市司法局在與浙江省相毗鄰的35個村居成立福鼎市“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聯盟隊伍,培育邊界“法律明白人”156人,毗鄰村(社區)法律顧問配備率100%,扎實開展各類主題法治宣傳活動,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打造“糾紛聯調”平臺 促進邊界治理大改善 一直以來,閩浙商貿交流頻繁,車流往來眾多,涉兩省婚姻家庭矛盾、人身損害賠償、交通事故、工傷賠償等矛盾糾紛時有發生。然而,受限于行政區劃,閩浙毗鄰地區在合作互通上有所不便。 為“破壁”閩浙毗鄰地區合作限制,寧德市司法行政系統打出“海上楓橋”“陸上楓橋”“山海楓橋”組合拳,搭建調解平臺,創新調解模式,實現了閩浙毗鄰地區的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有力維護了閩浙邊界社會穩定。 福鼎市沙埕鎮、前岐鎮與浙江省蒼南縣霞關鎮海域相接,漁船、漁民交往密切,針對海域糾紛,沙埕鎮打造“海上楓橋”,設立“海上閩浙邊界聯動中心”,充分發揮派出所、邊防所、司法所和綜治辦等部門聯合的海上矛盾糾紛化解聯勤聯動機制,確保矛盾糾紛“不上岸”。 福鼎市貫嶺鎮、疊石鄉、管陽鎮,柘榮縣英山鄉、壽寧縣犀溪鎮等閩浙毗鄰地區,寧德市司法行政系統發揮“陸上楓橋”作用,在上述地區均設立閩浙毗鄰地區人民調解聯防聯調中心,采取定期召開聯防聯調聯席會議、及時開展聯調聯防工作等,確保能夠更快、更好地解決矛盾糾紛,合力打造平安和諧邊界。 福鼎市佳陽畬族鄉,陸上與浙江省蒼南縣礬山鎮、岱嶺畬族鄉相鄰,海上與蒼南縣霞關鎮相接。佳陽畬族鄉立足山海特點,組建了海上社區多元調解中心,成立了女子山海楓橋“畬之鳳”調解隊,建立了“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聯盟·佳陽畬族鄉工作室,邊界群眾的矛盾糾紛得到了及時有效處置,實現了群眾“走進一中心,事情全辦清,怨氣全消?!?,做到了案結、事了、人和的效果。 打造“紅色聯合”平臺 促進邊界黨建大提升 “要以‘紅色基因’‘寧溫特色’等元素貫穿邊界法治鄉村走廊建設全過程,力爭將邊界法治鄉村走廊創建打造成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月9日,寧德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善長在閩浙(寧德·溫州)邊界法治鄉村走廊創建工作會上強調道。 早在2021年,寧德市司法局、溫州市司法局就閩浙邊界法治鄉村走廊創建達成共識,簽署《閩浙(寧德·溫州)邊界法治鄉村走廊創建聯盟合作框架協議》,共涉及福建省福鼎市、福安市、壽寧縣、柘榮縣和浙江省蒼南縣、泰順縣6個縣(市)28個鄉鎮110個村。 福鼎市在推進閩浙邊界法治鄉村走廊過程中充分挖掘鄉村紅色資源,依托前岐鎮李家山革命紀念館、佳陽畬族鄉周山革命陳列館、疊石竹洋閩浙邊臨時省委駐地舊址等紅色資源,帶動邊界鄉村打造別具特色的憲法宣傳墻、庫口村“良法善治”網紅打卡點、分水關法治宣傳長廊等一批文化陣地,賡續紅色根脈,大力弘揚法治精神。 兩年多來,在寧德市司法局的指導和支持下,福鼎市、福安市、壽寧縣、柘榮縣等地把建設法治文化提升到社會政治文明和先進文化建設的高度,挖掘紅色資源,建成以法治為主題大小廣場、公園、長廊、基地等20多個,與毗鄰的浙江省蒼南縣、泰順縣所屬的鄉村法治宣傳陣地連珠成串,形成閩浙邊界法治鄉村走廊景觀帶。 (本報記者 王淇鋒)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