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硬盤意外“失蹤”后………… ————龍巖市新羅區人民檢察院提前介入牽出涉2億多元的職務侵占案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16日訊 企業合作關鍵時期產品樣品和財務硬盤意外“失蹤”,檢察機關提前介入,2億多元的職務侵占案漸漸浮出水面。近日,由龍巖市新羅區人民檢察院公訴的一起涉及2億多元金額的職務侵占案件有了二審結果。 這起案件的起因要從三年前說起………… 三年前,龍巖市新羅區一家企業正與外地某企業商討合作事宜,就在兩方合作的關鍵時期,企業的產品樣品和財務電腦硬盤卻離奇“失蹤”了。偵查階段的種種問題,讓辦案人員隱隱感到,這起盜竊案件似乎并不簡單。通過盜竊案件的延伸,公安機關發現,這起案件可能涉及多人犯罪團伙以及重大損害企業利益相關的違法犯罪行為。 因此,新羅區檢察院第一時間提前介入該案,積極與公安機關溝通配合,共同推進案件偵破工作,初步鎖定3名嫌疑人的個人及親屬的賬戶125個,對整個企業的購產銷等環節往來進行擴散式排查追查。根據初步調查,涉案金額達400多萬元。 但該企業屬于較為特殊的行業。隨著偵查工作的不斷深入,辦案檢察官發現“400多萬”這一數字可能只是案件背后的“冰山一角”。 面對證據的不完整性和部分證人存在串供行為,案件存在的疑點和難題讓偵查搜證工作困難重重。更令人擔憂的是,第一嫌疑人王某在企業中長期擔任總經理職位,全面負責企業購產銷等各個環節,企業所留存的部分單據和合同都是根據嫌疑人為了掩飾犯罪進行量身定做的,沒辦法客觀反映企業購產銷相關的真實數據。基于上述情況,該院采取主動先制發取證提綱的方式,建議公安機關從調取和控制銀行流水作為案件突破口,共同商討收集能夠客觀指控犯罪、經得起推敲和驗證的證據,充分發揮了檢察職能引導公安機關取證方向的作用,也擴大了取證的深度和維度。 面對公安機關送達的100多名證人證言、600多個銀行流水以及相關證據,新羅區檢察院成立專案組承辦該案。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該院創新性開展智能化跨境取證工作,向身處海外的證人收集該案涉及海外貿易環節的相關書證、證人證言,從而形成更為完整、客觀反映事實的證據鏈。在上級檢察院的指導下,辦案檢察官通過分析銀行流水的走向以及結合企業的生產運營模式,3名涉案嫌疑人的作案手段被逐漸摸清。 經查實,該案3名犯罪嫌疑人最初于2010年共同出資800萬元成立了一個資金池,此后3人便互相配合,利用多種手段,如陰陽合同、票貨分離、低進高開、截留私分、夾帶私貨、冒領配額、偽造印章、篡改合同、虛構對象等方式,侵占企業巨額財產,新羅區檢察院以全案證據為依據并結合審計數據,最終認定3名犯罪嫌疑人的侵占金額達2億余元。同時,該院引導公安機關及時查封3名犯罪嫌疑人不動產31處,凍結87個基金股票賬戶、贓款6300余萬元,凍結關聯賬戶近600個,幫助企業追贓挽損。 經過一審和二審的審理,法院對檢察機關起訴書中認定的犯罪手段、犯罪模式、涉案金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獲利情況進行了充分肯定。被告人王某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14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300萬元;被告人周某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6個月,并處沒收個人財產230萬元;被告人路某犯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100萬元。 在辦案過程中,承辦檢察官詳細了解了企業內部運營情況,發現10余年間王某等人在企業的購產銷環節形成了獨斷地位,反映了企業權力配置過于集中、缺乏監管制約的情況。為此,該院向企業制發檢察建議,指導、幫助企業重新審核經營機制、人員素質、法律教育等配套管理規定,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協助建立合規的企業文化,加強法律意識,增強刑事風險防控能力,有效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就此,一起財務硬盤意外“失蹤”牽出的涉2億多元職務侵占案圓滿結案。 (本報見習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鄭荔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