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劇里學法律 ————東山縣著力打造“蒲公英+鐵枝木偶”普法工作品牌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25日訊 “今天,我來演一出《包公斬侄子》,里面會有一些有意思的法律知識,大家留意,最后咱們來個有獎問答。”話音落下,栩栩如生的木偶在福建非遺“鐵枝木偶戲”第四代傳承人陳銀龍操作下,活靈活現地演繹著。 這是日前東山縣司法局在轄區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上的一個環節,鐵枝木偶化身“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圍繞民法典、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以“鄉音”、“百姓話”加以詮釋,讓群眾在輕松愉快的表演中學到法律知識。 自“八五”普法以來,東山縣司法局高度重視“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隊伍建設工作,著力培育隊伍品牌效應,多渠道壯大隊伍力量,鼓勵和引導“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活動。用好非遺傳承————鐵枝木偶戲,就是其中關鍵一環。 “傳承、創新‘木偶普法’,傳遞的是法治正能量,既能讓古老的鐵枝木偶這朵曲藝奇葩煥發光彩,也能夠讓法治精神潤物無聲地走進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我覺得很有意義。”陳銀龍是東山縣司法局招募“蒲公英”普法志愿者600人中的一員。 東山縣司法局深入挖掘東山傳統文化資源,吸收和培育省非遺“鐵枝木偶戲”第四代傳承人陳銀龍為“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探索“普法+非遺”的普法新模式,開展系列“鐵枝木偶”普法活動,以“寓教于樂”“寓法于樂”的普法方式,推動“蒲公英”法治之花飛進海島千家萬戶。 “以前一見面,大家俗稱我‘鐵枝龍’,現在他們都叫我‘普法哥’了。”陳銀龍樂呵呵地說,在他看來,這是一份認可,更是一份動力。現在,東山的街頭巷尾、漁村祠堂、小區村落、學校工廠等地方,以及“110人民警察日”、“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憲法宣傳周”等法治宣傳活動,經常能看到“鐵枝木偶”普法的熱鬧景象。 在常態開展“法律七進”活動中,“蒲公英+鐵枝木偶”儼然成了普法的“頭戲”,也成了東山縣普法的一張名片。婚姻家庭繼承、農村土地承包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在一場場“頭戲”表演里生動呈現。之后再通過法律咨詢、法治宣講、法治問答等互動方式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極大調動了群眾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蒲公英+鐵枝木偶”這一普法模式深受群眾喜歡,為持續擴大“蒲公英+鐵枝木偶”普法的影響力,東山縣司法局依托東山縣新藝“鐵枝木偶戲”傳習中心,發揮陳銀龍自身優勢和集“蒲公英”普法展示墻、“鐵枝木偶戲”普法小舞臺、普法“木偶”觀展臺等為一體的“鐵枝木偶”非遺普法館的影響力,積極打造“蒲公英+鐵枝木偶”普法示范戶。 “鐵枝木偶”非遺普法館將作為全縣中小學生法治實踐基地,推出每周一次“龍哥說法”、每月一次“木偶普法”、每季一次“戲曲演法”等系列普法活動。同時,還積極與劇團、學校的戲曲表演班開展共建共創活動,為演員和學生在“鐵枝木偶”非遺普法館學習法律、學習普法技能創造平臺。 “‘一朵蒲公英’看起來力量很小,匯聚成‘千萬朵蒲公英’就能量無限。”東山縣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縣將繼續讓“鐵枝木偶”普法聲音傳遍大街小巷、傳入家家戶戶,播撒“蒲公英”法治“種子”,綻放“蒲公英”法治“之光”,擦亮海島法治新風景。 (洪凌霄 林巧玲 王碧惠)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