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潭法院能動履職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 營商環境“優熱美”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20日訊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平潭法院秉持“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案案都是試金石”的理念,以人民群眾對于司法公正的感受度作為基本出發點,找準司法審判在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中的職責定位,主動尋找差距、補齊短板,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 “貼心人”化解“煩心事” “已經過去十年了,說實話我早就絕望了,真的謝謝你們!”前幾天還在“咆哮公堂”的男人,在拿到調解書后竟然在法庭門口泣不成聲。 2012年3月,林某作為施工班組與福建某公司簽訂了建設工程分包合同。項目已經完工多年并投入使用,福建某公司一直以業主單位未付款為由拒絕支付工程款,并多次將林某拒之門外,林某追討無門便將業主單位、福建某公司告上了法院。 瞪眼拍桌,劍拔弩張,十年“舊怨”在庭上爆發,庭審一度陷入僵局。平潭法院自由貿易區法庭法官高巧萍見狀宣布休庭,并把雙方當事人帶到了調解室,重申法庭紀律,釋明相關法律責任。雙方均表示愿意調解,但拒絕與對方直接溝通。 為了讓十年的舊怨盡快化解,高巧萍沒有選擇再次開庭,而是不斷往返于原被告之間釋法明理,溫言細語地化解矛盾,從工程量確定、維保費用商討到分期付款、違約條款約定等,法庭上吵得不可開交的事項,在雙方“不見面、不溝通”的情況下一一敲定,最終案件成功調解并當場履行。 其實,這一起案件只是平潭法院抓實房地產及建工領域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2022年以來,平潭法院自貿區法庭審結建設工程類案件115件,案件標的總額超4.25億元,案件調撤率達51.7%,環比上升1.41倍,平均審理時長由127.6天縮短到87.6天,整體審判質效呈現調解率高、上訴率低、發改率低的良好態勢。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涉及社會民生和公共安全,關乎著廣大購房者及建筑工人的群體性利益,辦好建設工程案件,一直都是我們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任務。如果我們多操操心、跑跑腿、動動嘴,能做到案結事了,那做得再多都是應該的。”高巧萍說。 “硬舉措”提升“軟實力” 平潭是福建第一大島、全國第五大島,與臺灣一水相隔,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平潭法院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能動履職構建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 “您好,這里是臺胞調解工作室,之前擬定的調解協議,法院已經司法確認,希望大家之后和氣生財、商運亨通。”在臺胞蘇某訴某苗木公司涉種糾紛中,臺胞特邀調解員充分借助同鄉之情、同業之誼,以調“和”的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為嵐臺農業融合發展提供“溫暖”的司法方案。 平潭法院創新推出“三調三進”涉臺解紛新模式以來,臺胞特邀調解員共計成功調解糾紛115件,涉及案由超18種,解決爭議標的2000余萬元,“三調三進”涉臺解紛新模式作為福建省工作亮點寫入《全面依法治國工作簡報》。 法治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其良性運行的根本保障。推出切實可行、高效能動的創新舉措,是平潭法院將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的“取勝之道”。 近年來,平潭法院推出“一站式”多元訴訟訴訟服務平臺滿足群眾多樣化司法需求,入選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推出旅游糾紛“先行墊付、代位追償”協同合作機制,化解涉旅糾紛43起,實現零上訴、零投訴;與多家單位共同制定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被全國工商聯、最高法、最高檢等多部委評為民營企業產權司法保護協同創新百佳實踐………… 一個個硬舉措也交出了一個個好成績,知識產權案件收案今年同比下降53%、生態保護類案件近兩年同比收案下降58%、某小區物業糾紛化解率100%,切實達到了“審理一件、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法治“常態”做優營商“生態” “我案件贏了,現在被告無財產可以執行,有其他方式追回工程款嗎?” “來不及訂立書面合同,要如何保證我們企業的權益呢?” ………… 在平潭法院與稅務局聯合開展的“企話嵐圖”企業法治體檢活動上,平潭法院、平潭稅務局和企業代表共話法治營商環境,為企業代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風險防控、服務標準等法務、稅務問題進行現場答疑。 “平潭法院精準聚焦我們企業的需求,‘量身定制’普法清單,幫我們找出了很多隱藏的問題,法治體檢是一項便企惠企的好舉措!”正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一邊整理著剛剛記下的法律建議一邊說道。 營商環境的優化不是一簇而就,平潭法院堅持開展各類常態化司法惠企助企活動,潤物無聲、春風化雨,入企“問診”、遠程“會診”、合力“出診”。與實驗區內重點產業、傳統產業、特色產業等行業協會互動聯系,常態化開展實地走訪、座談調研、法治體檢等活動,為多家企業就經營中遇到的企業管理、合同風險等生產經營難題進行解答,助力產業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平潭法院通過開展法律知識培訓、送法進企業等形式,累計聯絡走訪50余家企業,幫助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涉訴涉法問題10余項。與工商聯共同建立企業家法律服務站,整合商會調解資源和法院司法資源,加大對同類商事案件的訴前調解。截至目前,共服務企業50余家,妥善審結涉企案件2316件,訴前調解1609件,調撤涉企案件270余件。 (本報記者 陳菁 通訊員 韓敘)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