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察建議讓民俗活動更安全 ————莆田市荔城區檢察院積極推進檢護民生專項行動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25日訊 每逢一些傳統節日,莆田部分村鎮為營造節日氛圍,一般會自發組織各種民俗表演,而放銃、燃放花炮是烘托節日氛圍必不可少的項目。然而,這些“銃”“花炮”原材料成分含黑火藥,一旦操作或存放不當,很可能引發火災、爆炸等事故。 2016年起,陳某甲在擔任村老人會董事長期間,將上屆老人會遺留下來的放銃所使用的黑火藥先后存放在新、舊兩處老人會二樓的房間內。2017年起,上述黑火藥交由老人會倉管員陳某乙保管,在村里舉辦民俗活動時,陳某甲讓陳某乙負責將黑火藥交給陳某丙燃放。2023年2月2日晚,陳某丙被民警抓獲并現場扣押黑火藥685克。次日,民警抓獲陳某乙,并查獲黑火藥1795克,后陳某甲主動到派出所投案。經鑒定,上述“銃”“土制花炮”所使用的原材料屬于黑火藥類爆炸危險物品。他們的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涉嫌犯罪。 莆田市荔城區檢察院通過“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提前介入,不僅引導公安機關收集是否構罪證據,還引導收集量刑情節輕重證據,確保案件在移送審查起訴時能夠達到應有的證據標準,有效提高審查起訴效率,使捕訴銜接更加順暢。在此基礎上,該院注重把握“嚴”與“寬”的界限,全面考察、綜合衡量犯罪性質、犯罪動機、社會危害性、主觀惡性、認罪悔罪等情節,嚴格把握訴與不訴的邊界,分而“治”之。 2023年10月,荔城區檢察院組織開展公開聽證會,邀請人民監督員、聽證員、經辦民警等參加。參會人員分別從法律價值和民俗活動角度陳述各自對案件的看法和意見。經過釋法說理,犯罪嫌疑人的“心結”和“法結”逐步解開。 在嚴厲打擊犯罪的同時,如何解決部分群眾對黑火藥危害性“不了解”“不熟悉”的問題?荔城區檢察院決定召開一場特殊的公開宣告會,達到“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2023年10月,在村干部、老人會成員、派出所民警的共同見證下,檢察官公開宣讀不起訴決定書并當場送達。在送達現場還對被不起訴人進行公開訓誡和嚴肅教育,并對在場的負責人進行專項法治宣傳。經過公開宣告,被不起訴人紛紛表示已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以后一定吸取教訓,不會再觸犯法律。 2023年11月,荔城區檢察院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從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健全安全排查機制、加強培訓指導工作、提高打擊查處力度等方面要求進行整改。相關職能部門持續加強對民俗活動安全監管力度,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區域堅決督促整改,村民們也漸漸改用電子鞭炮代替黑火藥,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觀賞本地頗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 (陳靜 陳琦 方園)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