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市涵江區檢察院積極打造“以檢護僑”司法保護機制———— 守護鄉愁記憶 維護僑胞權益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16日訊 近年來,莆田市涵江區檢察院主動融入“大僑務”新格局,以“守僑根、暖僑眷、護僑企”為重點,積極打造“以檢護僑”司法保護機制,聚焦“僑”特點,進一步從守護鄉愁記憶、維護僑胞權益、護航僑企發展上豐富檢僑合作的內容與模式,同心聚僑、服務為僑、以情聯僑,推動檢察護僑工作提質增效。 守僑根———— 留住鄉愁記憶 位于涵江區江口鎮的東大村,至今保留著完好的百年華僑傳統古厝38處。為了守護這些“看得見的鄉愁印記”,涵江區檢察院檢察官實地走訪江口鎮東大村的古民居,發現古建筑大多采用純木、磚木、土木等結構建造,可燃構件多,耐火等級低,存在著極大的消防安全隱患。 針對實地調查情況,檢察機關聯合文旅局等相關部門開展古民居消防安全大排查,針對走訪發現的消防器材未配備、已過期等消防安全問題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履行對古村落和歷史文化村鎮的保護及消防安全相關職責。 東岳觀始建于元代,歷代香火鼎盛,作為僑胞們出國前許愿祈福的“必經之地”,東岳觀以其傳承不息的文化成為聯結海外華人華僑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檢察官走訪調查的過程中發現,觀內現有消防設施設備不符合規定要求,存在消防安全隱患,遂依法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配齊消防器材,組織消防演練,并對文物建筑內部用電線路進行更新整改。 近年來,涵江區檢察院聚焦僑厝綜合保護,通過建立一個僑鄉古厝公益訴訟保護教育基地,一場涉僑資源文化保護訴前協調會,一系列涉僑情況實地調研專項活動,全面高效建立僑鄉文化保護協作機制,用心用情守護鄉愁記憶。 暖僑眷———— 呵護僑童成長 11歲的玲玲(化名)是一名僑鄉留守兒童,父母均在外經商,她與表姐一起生活。中午在托管中心接受托管期間,被所在托管班的老師騙至家中實施猥褻。 在辦理案件過程中,涵江區檢察院針對被害人出現創傷后心理應激反應等情況,委托專業心理咨詢師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并安排一名檢察官、一名專職社工為其提供“1+1+1”模式的關愛救助,幫助其消除心理陰影,恢復正常學習生活。 如何以法治之力護航僑鄉兒童健康成長?這是檢察機關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問題。 近年來,涵江區檢察院創新打造“未”愛搭“僑”檢察工作品牌,創新“專業力量+協作機制+特色探索”的工作思路,聯合婦聯、僑聯等部門建立僑鄉留守兒童保護協作機制,推動“依法辦案+檢網協同履職+網格跟蹤監督”有機融合。 基于僑鄉“洋留守兒童”復雜家庭背景誘發的各類案件,該院聯合婦聯、僑聯等部門建立僑鄉留守兒童保護協作機制,對涉“洋留守兒童”的臨界施害、權益受害等線索雙向移送,推動“依法辦案+檢網協同履職+網格跟蹤監督”有機融合,及時發現并妥善解決涉僑鄉留守兒童監管缺失、校園欺凌、失學輟學等問題5件。 護僑企———— 匯聚發展合力 為家鄉“更上一層樓”助力,是四海歸僑回報故鄉心愿。如何助推僑企合規經營,為民營經濟提供法治力量?如何優化辦案手段更好更快地保護僑胞的合法權益? 在辦理一起僑企污染環境案時,承辦檢察官通過實地調查針對性提出檢察意見,在涉案企業整改到位并繳納生態修復賠償金后,依法提出對單位減輕處罰、對相關責任人判處緩刑的量刑意見。 客從八方來,如何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助力僑企僑商在經濟社會中展現更大的作為?帶著這樣的想法,涵江區檢察院積極探索護企實踐,為“檢+僑”工作注入生動注腳。 該院扎實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與工商聯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及時掌握全區300余家僑企僑商司法需求,依規通報涉僑企案件信息,依法平等保護僑企合法權益。 同時,涵江檢察院聯合區僑聯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信息互聯互通機制,加強涉僑企案件公開聽證工作,辦結涉僑企民事執行、權益保障等信訪案件3件。 此外,涵江區檢察院還依托“三官一律”掛鉤村居機制,安排掛鉤檢察官定期走訪轄區僑企,圍繞企業常見犯罪開展普法宣傳22場次、提出針對性法律建議12條,協調解決法律訴求6件,為僑企僑商打造優質的法治營商環境。 (本報記者 陳靜 通訊員 林婉怡)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