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8日訊 逶迤青山下,行舟綠水前,只要仔細發現,總能看見三明市森林公安民警留下的足跡。近日,記者跟著森警踏青山、涉綠水,巡至空陸河三處,實地感受三明公安立足三明林區特點,以生態警務為牽引,實現“生態執法保持高壓態勢,部門聯動筑牢安全防線,宣傳方式不斷與時俱進”的新型生態警務“三明窗口”。 盤活生態修復治理“棋局” 清溪流淌,蟬聲陣陣,走進大仙峰省級自然保護區拱橋牛樓溪森嶺公園,繁盛的林木遮擋了炙熱的陽光,游客們坐在溪邊凸石上,任由沁人心脾的水漫過腳踝。 “每年夏天,這里都會成為避暑勝地,游客們慕名而來,除了感受愜意的自然風光外,還會被我們‘森林警察林’的展示欄吸引目光。”大田縣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林建楠介紹。 展示欄上,保護區內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的圖片和名稱讓人一目了然,示意圖中,牛樓溪將大仙峰一分為二,“南面的林地,便是我們‘森林警察林’的范圍。我們還將其中20余公頃的面積打造成珍稀植物遷移保護基地,讓被砍伐的紅豆杉、金線蓮等珍稀植物重新回到大地的懷抱。這株紅豆杉,便是去年辦理的案件中的涉案植物。” 談及此,林建楠回憶起了“鄭某凱等人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系列案件。2022年11月底,森警大隊收到群眾匿名舉報稱,華坑村“積慶堂”的風水樹被人無故砍伐。了解情況后,森警大隊第一時間同林業部門和文旅部門對其進行鑒定,并在偵查過程中找到藏匿樹木的窩點。很快,一起涉及了非法收購、采伐、運輸、加工、銷售各個環節的系列案件浮出水面。 2023年,在三明市公安局森警支隊的統領和協調下,大田縣公安局與三元等地森警大隊協作,精準布建特情、精準獲取情報、精準研判打擊,利用情報導偵手段,實現“一條龍”全鏈條打擊,共破案件1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人,涉及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5株,扣押保護植物及其制品57件,涉案價值300余萬元。 針對案件判決完,植物無處可去的情況,大田縣森警大隊注重案后執行的跟蹤落實,通過對偵辦的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件過程中扣押的涉案植物,經法院判決沒收后進行保護性遷移,先落地集中統一管理,實現打擊犯罪與生態持續性保護并行,維護生態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充分展示生態修復保護和警示教育的雙重效能。 厚植綠色健康發展底色 在永安市森林警察大隊的隔壁,森警大隊大隊長林開焯正和永安市金盾森林資源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圍坐一起,就金盾森林指揮生態信息平臺上實時更新的巡護記錄進行溝通交流。 森林是生態的主體,關系生態安全,是環境保護的核心內容。為創新生態領域執法體制,拓展職能,永安市森警大隊在做好原有林業案件調查處理的基礎上,一方面與林業局相關部門構建起“林長+警長”工作機制,對轄區森林資源實行網格化管理,細化信息共享,完善行刑銜接;另一方面,與國有全資森林生態企業相互配合,將警力“跳出”林業,把觸角延伸至生態環境類案件的辦理。 2023年8月24日,永安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接報稱,青水鄉林業站護林員在山場日常巡邏時發現有一輛外地牌照面包車上載有大量蘭花植株。經鑒定,該車輛共運輸了920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野生寒蘭和4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野生金線蘭。由于該行為涉嫌非法運輸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森林警察大隊立即開展立案偵查,并成功在車輛返程時成功將其查獲,涉案的920株寒蘭和4株金線蘭由永安市林業部門進行恢復。 在守護林區生態方面,森林大隊依托金盾森林管護公司的無人機設備進行立體巡防,提高森林綜合生態保護效力。2023年2月初,民警借助無人機巡查發現一群盜采稀土的犯罪分子,在持續跟蹤后,于2月14日將5名嫌疑人人贓并獲。 “盜砂采礦犯罪分子利用化學萃取在山場灌入草酸、硫酸等化學品獲取稀土,這些化學品對林木的影響是十分長遠的,十幾二十年后,這片山場上的樹木便會大面積枯死,甚至寸草不生,對森林資源的破壞是巨大的。”林開焯告訴記者。擁有無人機的立體巡航后,森警的眼睛和腳步能夠去往高空、深入林地,給森林資源的守護提供了便利。 近兩年來,永安森警大隊破獲污染環境案3起、非法采礦案3起、非法占用農用地案3起;發現非法采礦、非法焚燒電子垃圾、非法占用林地等涉生態問題線索33起,及時將案件遏止在苗頭階段,有效構筑了生態屏障,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滋潤百姓愛綠護綠心田 “推行林長制,實現林長治”“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保護生態,從我做起”…………漫步在天芳悅潭景區,小巧玲瓏、十步一標語的標牌吸引了許多前來度假的游客駐足觀看。一旁的清流縣森警大隊民警見狀,耐心上前引導游客拿出手機掃描標牌上的二維碼,很快,不同野生動物放歸、介紹珍稀植物的視頻映入眼簾,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知識如春風化雨般進入群眾心里。 處處有景,處處見警。近年來,清流縣公安局搶抓“三站”建設,通過在全縣各中小學、重要生態部位和群眾聚集地建設全域生態警務驛站,在4個鄉鎮林業執法中隊建立4個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在派出所建成7個生態警務工作站,大力實施生態警務、久久為功,讓新型生態警務像空氣一樣無時不在、無時不有,讓綠色低碳成為普遍共識,讓愛綠護綠成為人民自覺行動,讓生態文明價值觀深入人心———— 學校里,森警大隊副大隊長謝松華語重心長地教導孩子們是祖國的希望,綠色森林是全民共同的美好向往,需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公交站,森警大隊民警結合公交站牌上的宣傳標語,告知近年來的森林火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屢見不鮮,出行游玩期間,應該謹記森林防火“十不準”; 趕圩天,宣傳民警結合清流常見的野生動物和森林警察在日常工作接處警中發生的故事和案例,告知村民要如何保護生態環境,如何愛護野生動物,拒絕食用和販賣野生動物。 生態執法成果明顯的同時,群眾的生態意識不斷增強,清流生態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好轉:森林覆蓋率提升至80.23%,成為全省最綠的縣城之一,同時也是全省林業碳中和試點縣。多年不見的穿山甲跑到路上,被民警送回、海南飛入鬧市中,復又飛出、棕鼯鼠在枝頭來回跳躍,被群眾拍下…………處處演繹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場景。 (本報記者 吳國錦 本報見習記者 彭冬晴)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