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30日訊 多年來,武平縣公安局高度重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通過在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掛牌成立經偵警務聯絡站,立足“紅色武平、綠色發展”定位,著力打好服務“王牌”、風險“盾牌”、法治“金牌”等護企安商三張“牌”,為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打好助力發展“護航牌” “我們公司有很多外來務工人員,有了派出所民警的幫助,糾紛少了,就算有矛盾也能在民警的調解下第一時間解決,對公司的管理有很大幫助!”武平縣中觸顯示產業園的董事長董先生說,靠前服務、快速反應,才能實現護企安商“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為提升轄區企業風險防范意識,武平經偵警務聯絡站以聯絡站為圓點,輻射園區企業,常態化開展企業走訪、排查涉企隱患、風險防控治理等工作,同時建立“線上+線下”雙驅模式,全方位服務各界客商。線上設置“護航經濟”專欄,開通24小時公益律師專線,建立“警企微信群”,隨時便于有需要的企業及時查詢;線下聯合鄉鎮派出所,構建了“1家縣級聯絡站-17家派出所服務點”,創建“吳所不談”“梁野義警”等警企服務特色品牌,通過走訪企業、開展座談會、普法課堂等,開展宣防工作。 自運行以來,武平經偵警務聯絡站對口服務企業200余家,接收各類企業咨詢100余次,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50余件,發放宣傳單、防范建議書、預警提示15000余份,有效提升企業管理人員預防內部職務犯罪、防控外部違法犯罪侵害的能力。 打好治安環境“防范牌” 2024年2月,有群眾反映稱近期轄區出現了多家“酵先生”店鋪,通過賣保健品不斷拉攏客戶,并向其宣傳可以通過發展下線得到提成,有涉嫌非法集資或傳銷的可能。武平經偵警務聯絡站隨即聯合市場監管、金融辦等相關部門深入多家“酵先生”店鋪全方位開展排查,并根據排查實際撰寫《“酵先生”對武平社會面的潛在風險》研判報告,及時發布預警,把涉穩風險隱患消除在了萌芽狀態。 武平經偵警務聯絡站建立了15種工作機制,落實“三級排查”,既企業內部自查,專職民警排查,部門合力排查,聯合縣總工會、法院、司法局等部門組成工作小組,發動網格員、企業保安、夕陽紅義警隊等群防群治力量,排查各類涉企隱患,管控源頭風險。 此外,武平經偵警務聯絡站借助“堅盾”“龍威”“閩劍”等專項行動的開展,多警種多部門高效聯動,深入重點企業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提高預警、預防、動態跟蹤能力。運行以來,共摸排出企業在財務管理、人員招錄、項目審批等內控機制管理和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風險漏洞138個,均已監督整改。 護牢法治“打擊牌” 2023年10月,在發現轄區某一企業可能存在串通投標違法犯罪行為后,武平經偵警務聯絡站立即開展偵查,多次赴該企業實地調查取證。通過不斷擴線查找資金流向、刻畫組織架構,關聯嫌疑人信息,歷時兩個月的深度綜合分析研判,該案最終于今年年初成功偵破。據統計,該案共涉及8個工程項目,項目金額達8000余萬元,暫扣非法所得350余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0人。 為進一步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武平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始終保持對涉企犯罪的高壓打擊態勢,秉承涉企案件“快偵快破、追贓挽損”工作理念,精準打擊涉企違法犯罪行為,千方百計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 2023年2月以來,共破侵犯知識產權、串通投標、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等各類涉企案件12起,抓獲嫌疑人41人,追贓挽損2000余萬元;清理涉企積案5起,化解率100%。去年偵辦的園區“1·10”特大跨境制售假冒知名品牌運動鞋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搗毀制假售假窩點6處,依法保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該案被入選為“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十起典型案例”,有力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 (本報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林加壽 汪露影)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