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生意伙伴因貨款對簿公堂,年輕法官助理悉心調解化糾紛,當事人大贊———— “你這小年輕真行”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13日訊 “這些錢終于要回來了,你這小年輕真行!”日前,順利收回被欠多年的貨款,當事人老陳對石獅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趙閩川豎起了大拇指。 老陳是江西人,早些年在石獅做服裝貿易時與鄧某、袁某有生意往來,后來鄧某、袁某因故未再從事服裝業務,但欠老陳的貨款卻未結清,于是老陳便將二人訴至石獅法院。 8月9日,為了索要貨款,老陳特地訂了早晨到達泉州的車票,一大早拉著行李箱風塵仆仆出現在法院等候開庭。 “月初的時候說月底還,到了月底他倆又有新的理由拖延,這不是明擺著欺負老實人嗎?”剛一碰面,老陳便將這陣子積攢的委屈傾瀉而出。 “來,天氣這么熱,我們先去調解室喝杯茶消消暑。”法官助理趙閩川把他們三人帶到調解室。由于兩起案件案情相似,原告也為同一人,趙閩川詢問他們是否愿意調解,并把調解的優勢一一釋明,得到他們的肯定回復后,便打算著手調解。 “就你調解嗎?你這小年輕能行嗎?法官怎么不來?我要法官來主持!”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小伙子,老陳對趙閩川的業務能力提出了質疑,并堅持要法官出面主持調解工作。 “老陳,你先不要急,法官上一個庭還沒結束,你先把你的訴求和我說說,不管誰來調解,我們共同的目標都是把矛盾化解,調解過程也會充分尊重你們的意愿。”對于老陳的質疑,趙閩川予以充分的理解,并引導雙方心平氣和溝通協調。 “你算嘛,還有多少貨款沒給,我們給你就是了。”調解伊始,鄧某、袁某甚是爽快。 話音剛落,老陳隨即從包里拿出一本陳舊的記賬簿,小心翼翼翻閱計算,生怕有所遺漏。“你們看看,你們分別還欠我48897元、39531元貨款。”老陳指著記賬簿展示他的統計結果。 “哪有欠這么多,你這里記的很多貨我們都沒有收到,收到貨物的款項也已經結清了。況且這只是你自己寫的,又沒有我們的簽字,我們怎么認?”袁某、鄧某反駁道。 面對二人前后不一致的說辭,老陳十分氣惱,當即表示不愿意繼續調解,要求開庭,調解工作陷入僵局。 “老陳,除了記賬簿,你還有其他證據嗎?比如送貨時對方的簽收單?”為進一步查明案件事實,平復當事人情緒,趙閩川再三詢問老陳是否還有其他證據。此時,老陳又拿出了一摞厚厚的賬單,但由于時間長、字跡潦草模糊等原因無法計算出總金額,且這些賬單均無袁某、鄧某的簽字。 “老陳,你這些證據并不能證明雙方有交易往來,開庭也難以查明事實。”趙閩川把訴訟的風險向老陳闡明。 聽到這,老陳很是失落道出了近況的不易。“誒,這一兩年生意太難做了,回江西后我又開了家小型服裝加工廠,現在工人工資都難以為繼,要不是實在困難,我也不想大老遠跑這一趟。” 考慮到現實情況,為了減少當事人訴累,在請示主審法官的意見后,趙閩川爭取一次性解決糾紛。此時老陳正在氣頭上,面對面調解恐怕只會讓雙方的情緒更激動,對此,趙閩川轉變思路,采用“背對背”調解方式,單獨和老陳交談。 “我和他們的生意往來都是通過微信聯系,而且發貨均有物流單。”老陳提到。這樣一句話,讓趙閩川找到案件的突破口。于是,他仔細翻閱袁某和老陳的微信聊天記錄,最終找到了雙方對賬確認結欠。 隨即,趙閩川單獨和袁某溝通,核實微信賬號實際使用人,在得到袁某的確認后,查清事實,法情結合,最終袁某同意按照微信對賬數目給付貨款。 一鼓作氣,趙閩川轉頭又和鄧某溝通,得知袁某同意給付后鄧某態度有所松動。趙閩川乘勝追擊,再次以證據為依據,擺事實、講道理,最終鄧某同意當場給付所欠貨款。 拿到貨款后,老陳對趙閩川刮目相看,于是有了開頭的一幕。 (本報記者 林揚陽 通訊員 吳春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