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新”更“走心” “法”入百姓心 ————惠安法院探索法治宣傳“新路子”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19日訊 “什么行為算家暴?”“語言威脅照樣也是校園欺凌行為之一,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沉默…………”連日來,惠安法院在惠安嘉惠中學、荷山中學等多地開展開學“法治第一課”,將普法課堂搬到校園、搬到同學們身邊。 這是惠安法院面對學生可能面臨來自家庭暴力、校園霸凌和不良誘惑的威脅,而開展的針對性普法,也是惠安法院積極開展法治宣傳工作的縮影。 推進普法工作,是人民法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滿足群眾日益增長多元司法需求的重要職責。近年來,惠安法院以糾紛多發處、群眾需求點為靶向,以巡回大法庭、現場釋法理為抓手,以惠女法官團、校園法治員為依托,多點延伸司法職能,用“心”用“新”廣泛開展普法工作,筑牢糾紛發生前端的法治防火墻。 孩子們需要什么樣的法律知識、如何潤物細無聲地向他們傳播法律知識?企業關注哪些“疑難雜癥”?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會遇到什么法律問題…………這是惠安法院開展普法工作時多思多想的一步,也是精準靶向普法、提升普法效能的關鍵。 面對青少年,除了開展針對性普法,該院還選派優秀青年干警擔任校園法治專員,聘任學生擔任法治“護未員”,用好青少年“自己人”,擴充青少年法治教育隊伍;以“守護綠·院家校圓桌會”“先鋒青·護未工作站”等為平臺,多方聯合開展法律幫助、心理疏導等工作,讓法治引導觸手可及,近在咫尺;開展師生“云審判”在線觀摩,首創引航藍法治夜校家庭教育課,讓普法更生動可近。 對于企業普遍存在的法律問題,惠安法院圍繞轄區內頻發的涉企糾紛,進行典型案例總結分析,編發《民營企業法律風險防控圖解手冊》,依托“政協委員工作室”“校服行業訴非聯動法官工作室”等多元解紛工作室,開展企業走訪,定期送“策”入企,助力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而沒有什么案例比群眾家門口的庭審更來得直擊人心。 該院依托綜治中心、“黨建+”鄰里中心等開展社區常態化巡回審理,聚焦宅基相鄰、物業糾紛等轄區易發多發糾紛,選取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案例,以流動法庭的形式在群眾家門口、在矛盾現場開展巡回審判,現場說理、就地調解,邀請群眾旁聽,將糾紛調處與示范引領充分結合,極大提升“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教育效果。 8月初,惠安法院城關人民法庭在北關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巡回審理了一起相鄰糾紛案件。該起糾紛中,原告訴稱,被告莊某斌房屋裝修、使用及維護不當,其樓板長期漏水到自己臥室,造成房屋部分損壞、發霉,已不適宜生活居住。雙方爭執不下,調解未成。 鄰里矛盾難解,涉及房屋不動產更是難上加難。鑒于轄區內商品房漏水問題呈一定上升態勢,極易引發糾紛,承辦法官就近到北關社區“黨建+”鄰里中心開展巡回審判,邀請北關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工作人員及小學生參與庭審旁聽,并在庭后由惠女法官宣講團成員圍繞商品房相鄰關系頻發矛盾糾紛類型,向旁聽人員進行釋法說理。 “這樣的普法方式很好,我們不僅切實吸收了相關法律知識,也獲得了解決漏水問題相關糾紛的處理模板。”旁聽完庭審,北關社區“黨建+”鄰里中心工作人員王女士點贊道。 好普法,要讓群眾聽得分明、聽得舒服。為此,惠安法院秉持柔性普法原則,組建惠女法官宣講團、巾幗宣講團,充分發揮惠女精神和女性法官更具親和、耐心、細致且貼近群眾生活的特點,定期開展普法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活動,深入一線精準普法、把握節點專項普法、用好矩陣常態普法。今年以來,僅惠安法院城關法庭便深入企業社區走訪10余人次,收到意見建議20余條,法律講座受眾500余人次,發放法律宣傳手冊達2000余份,有效引導群眾增強法治意識。 (本報記者 林揚陽 通訊員 曾浠瑩)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