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7日訊 平潭島,作為福建省的第一大島,擁有長達408公里的海岸線,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以海岸線保護法律監督為切入口,將傳統檢察工作模式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構建非法占用海岸線法律監督模型,攻克傳統檢察難題。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拓展模型運用,成功構建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數字化平臺,融入社會治理,助力“檢護民生”提質增效,走出一條平潭數字檢察特色發展之路。 破局:以數字之力,攻克傳統檢察難題 平潭素有“海蝕地貌甲天下,海濱沙灘冠九州”的美譽,但近年來,非法占用海岸線的現象日益嚴重,成為執法司法部門的一大難題。傳統方式下,相關線索的發現、研判和跟進監督難度大、效率低。面對這一挑戰,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積極響應“數字檢察”戰略部署,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創新性地開發了非法占用海岸線法律監督模型。 該模型以“大數據篩查分析+人工智能輔助研判+衛星遙感地圖識別比對”為核心,實現了高度智能化和精準化。通過接口對接、數據導入等方式,模型匯聚了平潭島內非法占用海岸線的相關行政處罰、行政案件法律文書、群眾投訴舉報等多源數據,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法律監督“數據池”。同時,結合歷年航拍地圖、海域使用權屬數據等,利用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圖形特征匹配等人工智能技術,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關聯分析,有效解決了線索發現難、研判難的問題。 2023年4月,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的非法占用海岸線法律監督模型在定期導入的群眾投訴舉報數據中,篩查出了一條涉及大結嶼島非法圍填海的線索。通過關鍵詞、特征要素識別篩查,模型迅速將該線索歸類為非法占用海岸線類,并精確定位到平潭大結嶼島西側和南側海域。隨后,模型進行了數據碰撞和關聯分析,并結合歷年航拍地圖、海域使用權屬數據,最終確認大結嶼島現存問題。 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迅速啟動公益訴訟立案程序,經現場勘驗走訪和調取相關材料,確認該違法行為屬實,并聯合行政機關查處大結嶼島非法占用海岸線違法行為。這一成功案例不僅彰顯了數字檢察的威力,也為類似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創新:構建數字化平臺,深化法律監督 在成功破局的基礎上,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加大創新力度,成功構建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數字化平臺。這一平臺的誕生,標志著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在數字檢察領域邁上了新的臺階,也為“檢護民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4月,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一起生產、銷售假藥案件時,發現犯罪嫌疑人鄭某在押期間仍違規領取基本養老金。進一步調查發現,此類違規發放現象并非個例,涉及多起退休人員案件。“數據壁壘、信息共享不足及行政機關履職不力是出現此類問題的根源。”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表示。 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創新性地構建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通過整合檢察內部業務數據、看守所數據及社保中心養老金發放數據,實現了對違規發放養老金問題的精準篩查。該模型成功識別出60余人次違規領取養老金的線索。 針對發現的問題,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迅速行動,通過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和磋商,推動行政機關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確保養老金的合法合規發放。 此外,該平臺還打破了部門壁壘和信息孤島現象,實現了跨部門、跨地區的信息共享。這不僅提高了辦案效率和質量,更為全國檢察工作的共同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賦能:強化社會治理,共筑平安平潭 數字檢察的賦能作用不僅體現在檢察工作的智能化升級上,更體現在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通過數字檢察的深入應用,積極參與到社會綜合治理中來,為平安平潭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非法占用海岸線法律監督模型通過數據篩查比對、智能分析研判,發現實驗區轄區內非法占用海岸線公益訴訟線索并立案審查,同時向行政機關發出督促履職類案檢察建議,推動開展了非法占用海岸線歷史遺留問題專項摸排行動。 針對海岸線治理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公共利益保護缺位問題,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向實驗區管委會提出保護海岸線生態環境問題的對策建議,推動管委會召開多場專題會議共商問題治理;并與實驗區相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建立了長效預防和協作處置機制,共同守護這片蔚藍海岸的生態環境和公共利益。 在民生保障方面,通過平臺的數據分析和研判功能,該院及時發現并解決了多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無論是養老金違規發放還是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等問題,只要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都全力以赴、毫不懈怠。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數字化平臺的功能和性能,提高數據分析和研判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和協調機制建設,推動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并積極探索數字檢察在更多領域的應用場景和模式創新,為區域社會綜合治理貢獻新的更大力量。”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報記者 陳菁)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