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三重奏” 守護“安居夢” ————泉州兩級法院扎實推進服務保障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16日訊 “審結涉物業民事案件3011件,其中調撤2161件,調撤率達71.8%。10月以來,訴前、訴中共化解此類糾紛1440件。”這組數據,彰顯了今年以來泉州兩級法院服務保障物業管理提升工作成效。 小物業亦是大民生。自泉州市開展物業管理提升“大會戰”以來,泉州兩級法院充分發揮并積極延伸司法職能,以建立司法服務保障物業管理提升長效機制為目標,積極打造“三力聚合、三端融合、三感契合”的工作模式,助推泉州市物業管理實現“四升一降”目標。 “三力”聚合 工作部署求“精” 號令一出,動若風發。 “要以更高的站位看待物業管理提升工作,深刻領會中央政策精神,全面貫徹省委、市委要求,有力扛起法院司法擔當!”11月11日,在泉州法院服務保障物業管理提升工作現場會上,泉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果擲地有聲地強調。 泉州中院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服務保障物業管理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法院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和總體協調。配強審執力量,組建“3法官+1法官助理+2書記員”專業審理團隊,實現物業糾紛歸口審理、批量管理、限期處理。 強化組織凝“合力”,專題調度增“定力”。全市12家法院均迅速召開現場會,傳達泉州市委會議精神、批示意見并進行重點工作部署。泉州中院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堅持“一周一調度”,多次召開黨組會、專題調度會,部署推進相關工作。 同時,制定下發《泉州法院服務保障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提出“七大工作措施”“十項工作任務”,并制定《任務清單》,建立工作臺賬,分階段、分步驟深入開展專項行動,提升服務保障物業管理提升工作“效力”。 “三端”融合 化解糾紛求“實” 日前,泉州中院、晉江法院通過一起示范判決成功化解晉江一小區潛在的幾十起物業糾紛案件。 晉江某小區幾十戶業主對物業增值服務費有異議,要求解除與物業公司簽訂的物業服務增值協議。在訴前調解階段,晉江法院通過實地走訪調研了解情況,對反映較為強烈的案件先行立案審理。該案在一審、二審中,晉江法院、泉州中院根據該小區實際情況,多次到相關部門溝通協調,邊審理案件邊推動該小區業主委員會籌建工作,并多次對該小區業主進行釋法說理工作。判決生效后,該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工作序推進,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 該批案件的成功化解是泉州法院高效化解物業糾紛的一個縮影。 物業“小問題”處理不當,極易升級為“大矛盾”。為此,泉州兩級法院提升“前端”預防水平,依托已建立的“法官進社區”“一小區一掛鉤法官”等工作機制,深入小區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收集排查引發矛盾糾紛的苗頭性、預警性信息線索并及時提供法律咨詢,做到簡易糾紛現場完成調處。同時,注重發揮“法官業主”雙重身份優勢,法官為所住小區矛盾糾紛的首問責任人,第一時間參與所在小區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 為推動物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源頭實質化解,泉州兩級法院凝聚“中端”協同力量,積極參與司法聯盟“8+X”調度聯動機制,聯合住建局、物業協會等部門共建泉州市住建領域協同解紛中心,聯合政協成立“住宅小區長效管理政協委員調解工作室”,高效化解涉物業糾紛;優化“后端”示范效應,建立以問題解決為牽引、訴前化解為主流、訴訟調解為補充、司法判決為示范的遞進式物業糾紛解決機制。用好“示范訴訟+”工作機制,對于群體性物業糾紛注重選取矛盾突出的代表性案件進行示范調解、示范裁判,一案精審推動多案化解。 “三感”契合 司法服務求“誠” 物業管理服務水平,影響著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泉州兩級法院從質效并舉、司法建議、法治宣傳入手,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和社區居民幸福指數。 泉州中院組建物業糾紛業務指導小組,深入開展專項調研工作并著手出臺《全市法院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審判指引》,進一步統一類案裁判尺度。建立拖欠物業費快速處理聯動機制,快立、快審、快執無故拖欠物業費的案件。積極適用支付令、訴前財產保全等非訴程序,快速、便捷督促業主自動繳清拖欠的物業費。 對物業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的普遍性、趨勢性問題,尤其是消防、電梯、公共收益、房屋質量等突出問題,因案因類向有關單位、行業組織、物業服務企業提出司法建議,推動形成物業服務行業良性發展、群眾生活品質有效提升的小區治理格局。 防勝于治。法院通過“聯合執法進小區”、巡回審判進小區、舉辦專題講座、發放宣傳資料、設立法律咨詢臺等深入小區開展法治宣傳,并通過設立微公號宣傳專欄發布物業糾紛典型案例、制發典型案例匯編手冊、邀請旁聽公開庭審等,提高小區各類主體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引導群眾依法正確表達訴求。 凝聚合力,相向而行。泉州兩級法院協同發力托穩百姓“安居夢”,繪就幸福民生底色。 (本報記者 葉永堅 通訊員 孫玉純)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