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31日訊 南方初冬,寒意悄至。12月29日周日上午9時,父母對孩子的衣服薄厚不放心地一再檢查,叮囑、鼓勵、告別聲縈繞在清流縣靈地鎮楊源火車站進站口外。背著書包的孩子三兩結伴,穿過車站安檢,與福州鐵路公安處寧化車站派出所護學崗民警親切地打過招呼后,坐到站內學生候車室內………… 這樣的畫面每周五、周日在楊源火車站與清流火車站交替發生著,寧化車站派出所的護學崗民警也日復一日地守護著近300名初高中學子搭乘著鐵路列車,安全往返家校。 路地聯動共護通學路 孩子們為啥坐著火車去上學? 在清流縣,不少如靈地鎮的鄉鎮沒有設立初高中。先前,學生求學往往只能選擇乘坐中巴并換乘公交,沿著盤山縣道近3個小時才能到達學校。 改變發生在2021年9月30日。浦梅鐵路建寧至冠豸山段正式開通運營,結束了寧化、清流等閩西革命老區不通鐵路的歷史。隨著鐵路建設,求學路隨之縮短了1個多小時,周日乘著“復興號”K8752次列車上學,下個周五坐著“綠巨人”C875次列車回家,成為靈地鎮楊源村與附近3個鎮、1個鄉學生的普遍選擇。 警力前移一步,治安穩定一分。了解到沿線學子乘車需求,福州鐵路公安處寧化車站派出所應勢成立“寧化鐵警護學崗”。綜合分析學生群體通學客流高峰特點,在周末、節假日等重點時段派民警前往清流、楊源車站護學,增派民警跟護列車,站與站間護乘民警“面對面”交接護送,確保學生安全。 “我也想讓娃坐火車上學,但是坐車到了站,還要換乘其他交通工具,這段時間的安全要怎么保證呢?”10月27日,民警黃宜宣同靈地鎮靈地村支部書記入戶開展“寧化鐵警護學崗”活動宣講時,村民黃大叔向民警提出了心中的疑慮。 在成立護學崗之初,寧化車站派出所經過充分預想,主動協調學生群體就讀學校建立《警校協作護學工作機制》,實時掌握學生通學動態。協調公交及出租車公司建立《警企協作護學工作機制》,視情加派出租車與“微公交”,設立通學交通線上預約等方式,全方位確保學生群體通學路程順暢。 強化路地聯動,對接清流縣公安局指揮中心、交警部門,落實對學生群體交通工具轉乘護送的“無縫街接”,切實掃清通學路途治安“真空區域”。 宣講后的當周下午,黃大叔陪著女兒體驗了一次從購票、乘車、轉車等通勤流程,下車后,還有民警幫忙線上預約“微公交”預留座位,一路順暢,平安抵達。自此,黃大叔每次將女兒送到楊源火車站,將孩子交給民警后便放心離開。 乘坐火車成了黃大叔女兒上學的第一選擇,護學崗民警也成為父女倆熟悉的朋友。 護學更護鐵路沿線安全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1930年1月,毛澤東主席在從古田轉戰贛南行軍途中寫下的《如夢令·元旦》一詞。”近日,在學生候車區域,寧化車站派出所民警開講“鐵警小課堂”,候車學生專注聽著、頻頻與民警互動。 這是寧化車站派出所開展護學工作的又一巧思。該所協調鐵路企業,在車站專設了一間學生候車室。在候車室內,規整擺放著一張張課桌椅,以供學生利用碎片時間自習。 列車檢票前10分鐘,護學崗民警便會將候車學生召集起來,開講“鐵警小課堂”,為學生講解寧化本地紅色文化、鐵路安全知識、法律法規條文。既可以提前將學生集中起來防止誤乘,又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 與此同時,寧化車站派出所同縣教育局協作,走訪清流縣第一中學、實驗中學、城關中學等學校,組建“警校家”三方微信群。在便于通聯學生出行情況同時,民警還會定期開展線上思政、鐵路安全的“云課堂”。 “廖警官,你們的小課堂真不錯,我家娃娃都是你們的宣傳員了。”近日,清流縣龍津鎮供坊村村民李大爺對正在巡查線路的民警廖偉強說著。原來,李大爺先前自家水田缺水,由于水田靠近鐵路,鐵路柵欄網內有條水溝,李大爺便想著翻入柵欄網接根水管把水引出來。孫子小李連忙勸住李大爺,并說明“小課堂”上民警宣防的線路安全知識。李大爺聽后,笑盈盈地牽著孫子離開了鐵路柵欄網邊,進去引水的想法就此作罷。 “通過線上線下課堂教育引導,學生們自覺成為線路‘小小宣防員’,讓線路工作更好開展,群眾安全更有保障。”巡線途中,廖偉強說道。 護學更護沿線安全,這是寧化車站派出所的護學工作初衷。工作開展以來,該所護學崗相關舉措得到學生、家長的廣泛好評,黃宜宣被清流縣城關中學聘任為法治副校長。乘車學子的紅色理想、法治觀念進一步增強,沿線群眾安全感、滿意感、獲得感更有保障。 護上學路更護成長路 10月19日,黃宜宣在候車室巡邏時注意到,學生候車室內有兩名學生正激動討論著題目,便好奇地湊上前去加入討論。解答完題目,學生與黃宜宣露出欣然笑意,滔滔不絕聊起天來。 經交談得知,學生小羅的父母一直在深圳務工,小羅從小便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了解到此情況,黃宜宣與小羅拉鉤相約,周日便去小羅家看他。 到了周日,黃宜宣提著棉被到了小羅家,小羅和爺爺早已在門口等候。 “看吧,我就說我的警察朋友會來看我,他們是警察,說到做到。”見黃宜宣到來,小羅興奮地對爺爺說道。 交談中,小羅爺爺對民警傾訴了他的苦惱:平時忙著農活,他文化程度也不高,對小羅最近成績下滑十分焦慮。 黃宜宣回憶梳理自己上學時的學習經驗,并羅列一系列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建議。在黃宜宣的耐心引導下,小羅表示會按照建議改進學習方法、調整學習狀態,爭取把成績提高。黃宜宣與小羅相約,下次考試完再去家訪,共商學習“大計”。 護好上學路,更要護好成長路。在常態化開展護學工作的基礎上,該所民警結合同學校、村鎮及周圍群眾的走訪摸排情況,關注留守兒童、困難家庭等幫扶情況,建立《護學崗重點幫扶人員名冊》,目前在冊重點幫扶學生家庭5個、結對幫扶學生人數8人。 針對掌握的情況,該所民警定期家訪跟進家庭動態,整合企業、學校、村鎮等社會資源,串聯愛心企業與困難家庭結對幫扶,共同為鐵路沿線留守兒童、困難家庭營造一個充滿關愛與溫暖的環境。 (本報記者 林珊 通訊員 許宇翔)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