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色巖法”我來說 ————龍巖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看龍巖法院2024這一年工作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和支持是法院依法開展各項工作的有力保障。過去的一年,龍巖市兩級法院多次組織代表委員開展視察工作、旁聽庭審、見證執行等活動,多渠道、多維度傾聽代表委員聲音,切實把代表委員所愿、法院職能所長與中心工作所在、發展大局所需緊密結合,最大限度凝聚共識,讓民情民意“落地有聲”“開花結果”,助推龍巖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 對2024年龍巖法院工作怎么看?對新的一年有什么新期待?我們一起看看龍巖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怎么說。 化解糾紛服務便民 陳如明(龍巖市人大代表、新羅區東肖鎮菜園村黨支部書記): 我多次參加龍巖市新羅區人民法院的“脫薄”工作座談會,深刻感受到法院對夯實基層基礎工作的重視。我也多次參與聯動化解糾紛,用自己熟悉基層工作以及對民風、民俗、民意比較了解的優勢,協助法官對當事人釋法說理,促成多起行政爭議案中的當事人主動撤訴。2025年,希望龍巖市兩級法院進一步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用更加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務,更好地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 龍巖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永定區人民法院坎市法庭,查看“五聯四化”多元解紛工作情況 傳承賡續紅色法魂 劉永良(龍巖市人大代表、永定區總工會兼職副主席): 閩西紅色資源豐富,例如我們永定區金砂鎮西田村的“金谷寺”,是我黨歷史上紅色審判機構起源地。長期以來,龍巖市兩級法院弘揚“聽黨話、跟黨走”的優良傳統,牢記司法為民的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土法魂,在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平安龍巖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希望龍巖市兩級法院在2024年成果的基礎上,守正創新、積極作為,不斷加快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民生難題,展現司法的力量與溫度。 用心辦好民生小案 朱慶平(龍巖市人大代表、上杭縣人社局黨組成員、機關社保中心主任): 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今年發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我注意到一個關于社會保險糾紛的案件,該案明確了不能通過簽訂協議來免除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繳交社會保險的義務。我覺得法院把這個案例作為典型宣傳,示范指引性強、法治導向好。希望通過這種典型引領,讓更多人知道,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這既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利,也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應盡義務。建議龍巖市兩級法院進一步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小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法治引領社會風尚,為發展匯聚法治動能。 擦亮龍巖綠色名片 溫曉紅(龍巖市人大代表、武平縣優質稻米產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福建省喜浪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多次參加武平縣人民法院組織的代表委員視察活動,深刻感受到武平法院立足“全國林改第一縣”實際,發揚林改精神,圍繞“山水共治·主客共享”生態司法“三安”品牌建設,不斷優化生態司法服務,為厚植武平生態優勢提供強而有力的司法服務保障。這也是龍巖市兩級法院筑牢綠色司法屏障的一個縮影。希望龍巖市兩級法院繼續拓展“生態司法+”工作機制,助力打好綠色生態牌,持續擦亮龍巖綠色名片。 龍巖市人大代表到“法復青綠”龍巖生態修復司法實踐基地視察生態司法工作 推動水土流失治理 林根根(龍巖市人大代表、長汀縣水土保持站站長、高級工程師): 龍巖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多年來,龍巖牢記囑托、接續努力,持之以恒推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為一名龍巖水土保持工作從業者,很高興看到龍巖生態建設工作取得的成就。在生態司法領域,龍巖市兩級法院主動作為,不斷探索總結生態司法工作新機制,助推水土流失治理。2024年11月,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首創水土保持司法碳匯機制,健全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展現了法院的擔當。希望龍巖市兩級法院繼續完善生態司法機制,健全更加科學的預防、打擊、修復全流程司法保護,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保障。 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組織龍巖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前往水土保持科教館實地考查 做優知識產權審判 沈清智(龍巖市人大代表、連城網網站負責人): 近年來,連城縣人民法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案件集中管轄審理職能,建立“龍巖市知識產權協同保護中心連城分中心”,高效審理涉知識產權案件。同時,他們針對轄區地瓜干、白鴨等特色產業設立專門的司法保護點。他們自編自演講述司法保護連城地瓜干老字號的微電影《價值連城》,獲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優秀知識產權保護電影短片推介,這是對連城一種很好的宣傳。希望龍巖市兩級法院持續做優做實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機制,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厚植法治沃土。 龍巖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長汀縣人民法院文化司法保護法官工作室 守護未成年人成長 蘇麗華(龍巖市人大代表、漳平市百香園家庭農場負責人): 在2024年一次參加法院開放日活動中,我詢問法官關于轄區青少年多發案件的類型。當法官說到“幫信罪”的時候,我感覺不可思議,十七八歲本是最美好的年紀,卻因為抵制不住外界的誘惑而犯罪,這也正反映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與迫切性。希望龍巖市兩級法院在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方面,要用心用情、抓緊抓好。尤其要抓好法治教育,堅持做在前頭、預防為先,讓法治思維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用法治力量呵護青少年茁壯成長。 協同幫扶困難群眾 曾雪梅(龍巖市政協委員、龍巖市殘疾人康復中心主任): 2024年12月30日,我參加了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辦的“五色巖法”新聞發布會,全面了解了這一年來龍巖兩級法院繪就“五色巖法”中的工作亮點、創新舉措、典型案例,其中有一個工作亮點————首創“365”司法救助協同機制,我也參與了該機制的建設。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法院為被害人提供司法救助金,我們為被害人提供殘疾人輔助器具的適配補助,加大對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正是得益于這一機制,讓司法救助和社會救助形成合力,為需要幫助的人帶去更多溫暖。希望龍巖法院持續完善相應工作機制,用心用情辦好每一起民生案件,讓司法的力度與溫度更加可感可觸。 加強法治隊伍建設 鄧麗莉(龍巖市政協委員、龍巖市交通局水路運輸中心船舶檢驗科科長):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公開是司法公平公正的源頭活水。作為龍巖市政協委員,我參與旁聽庭審活動,還參加“五色巖法”新聞發布會,對法官們的專業精神、擔當作為非常佩服,而且他們對提升自身素能非常重視,“巖法”課堂、業務規范“一本通”等舉措,讓人印象深刻。希望龍巖法院堅持固本夯基,持續提升審判質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努力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護航民營經濟發展 陳俊宏(龍巖市政協委員、福建世錦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龍巖市兩級法院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以一項項務實的舉措,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尤其是在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方面,龍巖中院聯合市工商聯、市司法局成立12家商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充分發揮行業商會“懂行、在行”的優勢,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精準、成本節約的糾紛化解方式。希望龍巖市兩級法院結合龍巖市經濟建設發展新需求,繼續以更優機制、更實舉措,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更多司法服務和保障。 (本報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林成龍)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