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腦屏幕上信息不斷閃過,反詐民警查找著可能潛藏詐騙風險的線索…………這樣的場景,在云霄縣反詐騙中心不時上演,但民警甘之如飴————2024年云霄縣電詐警情同比下降58.6%,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是對民警日夜堅守、辛勤付出的最好褒獎。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數字攻防戰中,云霄縣公安局以我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為行動綱領,創新構建立體防控體系,效果顯而易見。2024年,云霄縣案值10萬~50萬元案件破案率100%,反詐民警日均研判46起警情;“斷卡行動”打處率達144.2%;多項核心指標均領跑全市。 在這里,數字時代的反詐戰爭,正在云端與街頭同步打響。 社區民警向居民開展反詐宣傳 精準打擊零容忍 “行動!”2024年10月的一個深夜,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反詐民警突擊下河鄉某民房,將5名涉詐嫌疑人團團包圍。當反詐民警亮出當場查獲的12部作案手機和詐騙聊天記錄時,原本試圖抵賴的嫌疑人頓時沉默————屏幕上的轉賬記錄與被害人信息形成完整證據鏈,徹底封死了他們狡辯的空間。 精準打擊已然成為云霄縣公安局的工作常態。2024年,全縣公安機關共核查涉案“兩卡”線索218條,125名“兩卡”涉案人員相繼落網。警方依托各類技術手段,將“發案必溯源、線索必深挖、案件必閉環”的偵查機制切實執行到位。 “跑分”洗錢作為電信網絡詐騙的“血管”,存在打擊難度大、流動轉移快等特點,極易滋生涉黑惡犯罪,嚴重威脅社會穩定。云霄縣公安局果斷運用“掃黑除惡”打擊模式,組建專業精銳隊伍,專職打擊涉詐“跑分”洗錢黑惡犯罪。 2024年9月,云霄縣公安局常山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涉“跑分”活動的線索后,立即啟動專項研判程序。專案組民警通過梳理嫌疑人的異常信息,并結合前期同類案件類似警情串并剖析。在云霄縣公安局主戰中心的支撐下,專案組民警經連續數小時蹲守追蹤,終于在鄰縣成功抓獲涉嫌“跑分”的犯罪嫌疑人吳某。 2024年以來,云霄縣公安局共鏟除涉詐“跑分”窩點12個,“跑分”警情同比下降89.39%,讓百姓生活更加安心。 警企聯合戰果豐 “這11張涉案手機卡都指向某通信公司,十分可疑,必須進一步深挖。”2024年2月,云霄縣反詐騙中心民警針對梳理出的“斷卡”線索,開啟一場頭腦風暴。 隨后,云霄縣公安局組建專班,重點圍繞非法開辦手機卡和販賣通道進行調查,成功挖出2名通信行業涉詐“內鬼”,涉案財損高達617.4萬元。目前,2人已被追究法律責任,其中1人負刑事責任,該案對云霄涉詐“兩卡”犯罪產生了強大的震懾作用。 “‘內鬼’的存在隱患極大。”云霄縣反詐騙中心民警表示。對于相關企業,云霄縣公安局一方面從源頭上強化管控,有效堵塞“兩卡”開辦販賣渠道;另一方面,深化警銀、警企快打機制,要求全縣各銀行將資金流水異常的可疑賬戶、可疑線索及時推送至公安部門審查,全面堵塞行業漏洞。 在某銀行云霄支行,柜員對聯合警方及時勸阻一名客戶取現的經歷記憶猶新:“去年11月4日,那名女士堅持要提15萬元現金,但對著手機念操作步驟的樣子太可疑。”柜員按警銀協作流程上報后,民警初步判斷該名女士林某正在遭遇網絡刷單類詐騙,立即趕到銀行上演了教科書式勸阻:“你要是真按‘客服’要求把錢交到他們指定的地方,你的錢要追回來就難了!” 經過民警耐心勸導,林某終于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答應不再打款。民警順藤摸瓜,通過林某與犯罪嫌疑人周旋,等待抓捕時機,當天下午即在下河鄉抓獲接應詐騙款的黃某。 2024年以來,云霄縣公安局與銀行協作取得19個打擊“大額資金取現”戰果,為受騙群眾止損資金69.53萬元;與快遞業協作取得17個打擊“黃金快遞跑分”戰果,為受騙群眾止損資金408萬元。 全民反詐治未病 “你們貼在賓館電梯里的海報,真的救了我!”2月4日,外省居民徐某在派出所做完筆錄后,執意要向反詐民警當面致謝。從動車站出口的防騙廣播,到賓館所展示的反詐海報,多次預警信息最終讓他識破“高薪跑分”騙局。 云霄縣公安局充分運用公共場所電子屏的物理覆蓋優勢,在商圈、交通樞紐等人流密集區域高頻次投放反詐警示內容。同時,該局還與當地網紅主播攜手攝制反詐宣傳視頻,讓反詐知識搭上網絡傳播的快車,全網播放量高達1981.8萬次。每一條反詐信息,都可能讓受騙人及時“懸崖勒馬”。 在構建反詐宣傳全域覆蓋的基礎上,云霄縣公安局還著力打造精準防詐體系,推動民警主動上門對重點對象預警。去年以來,累計完成人員預警勸阻63387人次,實現預警后受騙案件“零發生”。這種從“廣撒網”到精準干預的立體化防控模式,構筑起守護群眾財產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 “快,平臺預警轄區群眾湯某面臨網貸詐騙的高風險!”1月12日,在收到漳州市公安局打防平臺發出的預警信息后,云霄縣公安局迅速行動,多次電話聯系湯某,但始終無人接聽。 隨后,值班員協同派出所民警,發動湯某的丈夫多次與湯某繼續聯系,值班員與詐騙分子“爭分奪秒”拖延時間,民警則根據落地信息積極尋找,終于在大埔村找到湯某。 原來,湯某因資金緊張,欲通過網貸解決燃眉之急,在微信上添加了詐騙企業微信進行咨詢。幸運的是,她尚未轉賬就被民警及時勸阻。經過民警耐心宣傳和解釋,湯某深刻認識到詐騙的危害性,刪除了詐騙企業微信,并表示將提高警惕,不再輕信類似詐騙信息。 云霄縣公安局凝聚科技之力與人心之智,不斷創新反詐手段,與群眾攜手共進,致力于讓詐騙陰霾徹底消散,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 (本報記者 蔡欣利 通訊員 蔡阿丹)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